中科白癜风医院康复经历分享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5970339.html 柞树岗——抚松昔日的交通枢纽 文/曲素梅 柞树岗在抚松镇东面的大山里,过了五里庄沿着水泥路前行3.7公里就到了。我们此次是从前营直接去的柞树岗,采访完前营到达柞树岗时已是下午四点多钟。当年的柞树早已不在,村口一棵百年大榆树像一位老者见证着村庄的历史。 当我们面对这个只有十户人家的村庄时,很难把它与交通枢纽联系在一起,岁月已使它褪去了昔日的繁华,留下的只有稀疏的房屋守候着一份记忆。村庄显得有些冷清,但也拥有了一份远离尘世的宁静。 文联主席王博凡看到一处老房子,便让车停下来,他认为房屋主人一定与房子一样年长。推门进去,果真如他所想,房屋的主人是村里年龄最大的,他叫李世志,77岁,山东安丘人,17岁来此投奔叔叔,后在此娶妻生子定居。 他家院子里有两处房子,东面是两间老屋,西边是两间新房。他告诉我们,年,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导演刘子明和演员方化下放到此地时,曾在他家老屋住过。前几年,刘子明的儿子还专门来柞树岗看他父亲住过的老屋。 方化是我国著名演员,年出生于大连黄泥川村,从上学时就不满日本人对中国学生的奴化教育,工作后又受到日本人的百般欺凌,日本军国主义的丑恶嘴脸在他心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日本投降后,他成为了一名演员,以扮演“日本鬼子”为主,人称“鬼子王”。他一生出演过二十多部影片,在电影《平原游击队》、《甲午风云》、《三进山城》里塑造的鬼子形象成为反派人物的经典。 他们的到来给这个山村增添了文化气息,也让村民多了几分快乐,他们每天除了与社员一起劳动,闲暇之余还帮助村里做文艺宣传。他们与村民相处融洽,深受村民喜爱。年他们离开柞树岗回城,虽然他们只在这里居住了四年,但给村民留下了深刻印象。 柞树岗现有十户人家,最多时三十多户,因离村口一公里处的岗上有三棵三人合抱粗的大柞树而得名。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村民为了种地伤了树根,导致柞树枯死,但村名被保留了下来。 曾有村民在地里捡到过石斧、石凿,可以推断,本村在很早以前就有人居住。 从日伪时期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这里是去往北岗、泉阳、贝水滩、敦化等地的必经之路。村子前面的山腰上是日伪修的官道,沿着官道到江边有一渡口。解放后,渡口由村里安排人摆渡,交通局给予补贴。年渡口撤了,这条官道也被大田取代。 由于当时经过万良的那条道路是由黄泥铺成,有一处叫“蛤蟆省”的地方比较泥泞,所以柞树岗的这条路就成了人们出行的最好选择。由于行走的人多,这条路被踩得油光铮亮,远远望去犹如林子中的一条小白龙。 过去没有交通工具,出门都是步行,从抚松到泉阳将近80里路,建国后,大顶子生产队便建了一个旅馆,人们到这里正好走了一半,可以吃住歇脚。那时狼群较多,到了晚上,林中狼嚎声此起彼伏,拿起木棍敲打敲打树木,狼群便会四散而逃。尽管如此,仍有胆大的人为了节省住宿的费用还会晚上行走。 日伪时期,杨靖宇的抗联部队在这一带活动频繁,日军老五团便把团部设在大顶子,并在此部署了两个连的兵力。年,团部旧址仍在。老五团是一只强悍的部队,当年由于叛徒出卖,泉阳岛去往错草方向,距离错草十几里的地方,抗联被老五团围剿,牺牲了半个连的战士。 柞树岗村子前面有块地被称为“大胡子地”,村民听上一代人讲,那里曾有一旅馆,旅馆里住着一位大胡子男人,人们便称那家旅馆为“大胡子旅馆”,后来旅馆不在了,那块地就被称为“大胡子地”。抗联曾与土匪在“大胡子旅馆”南面打过仗。柞树岗村东沟底有战壕,遗址仍清晰可见。村民曾在村东沟底挖出过长军靴,猜测可能是当年日本鬼子在此作恶,被村民打死埋掉。 随着隧道和桥梁技术的发展,新的交通线路不断开通,加上大量农村人口往城里迁徙,有些村庄衰落下去,但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乡村振兴会让这些村庄重现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