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发展改革委 关于通报第一批省级特色产业小镇考核评估情况 和印发第二批省级特色产业小镇创建名单的通知 吉发改城发[]号 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 年,全省首批55个省级特色产业小镇创建对象按照《吉林省加快特色产业小镇创建实施方案》,聚焦产业集聚、项目拉动和体制创新,小镇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长春市红旗绿色智能小镇和安图县红丰矿泉水小镇纳入第一轮全国特色小镇典型经验,在全国推广。经综合考核评定,报请省政府同意,现将第一批省级特色产业小镇考核评估情况和第二批省级特色产业小镇创建名单公布如下。 一、第一批省级特色产业小镇考核评估情况 年3月,省发展改革委组织开展了全省第一批特色产业小镇创建对象年度考核工作,按照《吉林省特色产业小镇考核办法》,对成长类和培育类小镇重点围绕“产业发展、整体规划、建设主体、投资规模、管理体制”五个方面27项指标进行考核,采用百分制,重点突出产业发展和投资规模所占权重;对规划类小镇重点考核“投资主体落实情况”和“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情况”两个方面5项指标。 经综合评分, 年度优秀小镇19个: 长春市红旗绿色智能小镇、 安图县红丰矿泉水小镇、 辽源市袜业小镇、 磐石市经济开发区中医药小镇、 抚松县万良人参小镇、 公主岭市大岭汽车物流小镇、 德惠市朱城子小食品生产小镇、 磐石市明城新型金属材料小镇、 榆树市五棵树玉米深加工小镇、 长春市鹿乡梅花鹿小镇、 通化县西江稻米小镇、 长春市皓月国际农业小镇、 长岭县太平川农贸小镇、 东辽县安恕蛋品加工小镇、 桦甸市红石影视小镇、 汪清县天桥岭木耳小镇、 辉南县龙湾康养小镇、 敦化市吉澳中医药健康小镇、 辽源市汽车商贸物流小镇; 合格小镇20个: 吉林市大荒地稻香小镇、 二道白河休闲运动小镇、 临江市六道沟硅藻土小镇、 长春市关东文化小镇、 大安市安广新能源小镇、 集安市清河野山参小镇、 柳河县安口榛臻小镇、 吉林市小白山医养小镇、 敦化市雁鸣湖旅游小镇、 吉林市左家北药小镇、 长白县边贸小镇、 延龙图新区海兰湖文旅小镇、 舒兰市上营冰雪小镇、 白城市青山牧业小镇、 龙井市东盛涌足球小镇、 蛟河市庆岭冰酒小镇、 中新食品区奶酪小镇、 长春市波泥河苗木花卉小镇、 吉林市乌拉街雾凇满族小镇、 东辽县辽河源生态农业小镇; 基本合格小镇12个: 东丰县沙河影视旅游小镇、 珲春市敬信望三国旅游小镇、 吉林市棋盘智慧农业小镇、 吉林市搜登站温泉小镇、 东丰县那丹伯畜牧小镇、 洮南市福顺辣椒小镇、 长春市健康山谷小镇、 长春市吉商小镇、 长春市人工智能小镇、 吉林市瑞士小镇、 四平市十家堡物流小镇、 长白山冰雪运动小镇; 淘汰小镇4个: 农安县烧锅酒工坊小镇(培育类)、 农安县北斗科技小镇(规划类)、 伊通县皇家鹿苑小镇(规划类)、 梅河口市进化中药材小镇(规划类)。 对于已淘汰小镇,原则上一年内不再受理小镇创建申请,一年后符合条件的,可继续申报。规划类小镇敦化市吉澳中医药健康小镇、中新食品区奶酪小镇和辽源市汽车商贸物流小镇晋级为培育类小镇。 二、第二批省级特色产业小镇创建名单 全省创建第二批特色产业小(城)镇共计29个,其中:培育类25个、规划类4个;特色产业小镇22个、特色产业小城镇7个。 (一)特色产业小镇(22个) 长春市:农安县华家马术小镇(培育类)、 农安县合隆玉米工坊小镇(培育类) 吉林市:吉林市大口钦陶瓷小镇(培育类)、 蛟河市天岗花岗岩小镇(培育类)、 永吉县北大湖林果小镇(培育类) 四平市:四平市专用车小镇(培育类)、 梨树县郭家店生态化工小镇(培育类)、 伊通县樱桃小镇(培育类) 辽源市:东辽县白泉汽车模具小镇(规划类)、 东丰县梅花鹿小镇(培育类) 通化市:通化市金厂冰雪运动小镇(培育类)、 柳河县参业小镇(培育类) 白山市:靖宇县道地药材小镇(培育类)、 抚松县泉阳森林食品小镇(规划类)、 江源区松花石小镇(培育类) 松原市:乾安县赞字绿色果蔬小镇(培育类)、 前郭县查干湖生态小镇(培育类) 延边州:图们市石岘木质素小镇(规划类)、 龙井市东盛涌休闲小镇(培育类)、 和龙市八家子桑黄小镇(培育类) 梅河口市:梅河口市教育小镇(培育类) 公主岭市:公主岭市迎新鲜食玉米小镇(培育类) (二)特色产业小城镇(7个) 长春市:榆树市秀水田园小城镇(规划类) 吉林市:舒兰市平安稻米小城镇(培育类)、 磐石市取柴河食用菌小城镇(培育类) 辽源市:东辽县金州鴜鹭湖生态小城镇(培育类) 通化市:辉南县样子哨生态农业小城镇(培育类) 白山市:靖宇县三道湖蓝莓小城镇(培育类) 松原市:扶余市三井子花生小城镇(培育类) 截止目前,全省省级特色产业小镇共计80个, 其中:长春市13个、吉林市18个、四平市4个、辽源市9个、通化市7个、白山市7个、松原市4个、白城市3个、延边州10个、长白山保护开发区2个、梅河口市1个、公主岭市2个。 三、下步工作要求 特色产业小镇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各地要准确把握特色产业小镇建设内涵,把培育发展主导产业作为特色产业小镇建设核心,加大项目谋划建设力度,加快推动我省特色产业小镇建设高质量发展。 (一)打造特色产业。深度融入我省东中西三大板块和“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充分挖掘本地最有基础、最具潜力、最能成长的特色产业,发挥龙头企业带动引领作用,促进主导产业优化升级和集聚发展。控制土地开发强度,严控房地产倾向,避免大拆大建。 (二)推动重大项目落地。融入国家重大战略,积极谋划一批主导产业建设项目,引进一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项目,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力争项目早竣工、早投产、早见效。 (三)强化“三生”融合。统筹特色产业小镇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升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保障水平,强化生态保护治理,促进产城人文融合发展,营造宜居宜业环境。 (四)创新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主导作用,以企业为主推进项目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特色产业小镇建设、运营和管理。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精简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服务,提高审批效率,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吉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年6月15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