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8/5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我对家乡抚松的回忆》

文/金立发

我的原籍是山东省文登县,因旧社会穷苦人的生活艰难,祖父母早逝。父辈仅哥俩,随着逃荒的人闯关东来到吉林省临江县。父亲给一家开买卖的老板当店员,叔叔到延吉市学木匠维持生活。

我于年11月18日生在吉林省临江县苇沙河镇。年春季,我家遭一场火灾,家境更加贫困。父亲的一位好友介绍他到抚松油坊当会计。年12月,我家从临江县搬迁到抚松县南门外油坊东侧。

因生活困难,加上水士不服,我母亲在年12月病故,父亲也于次年6月故去,我的一个姐姐、一个妹妹也相继命亡。全家仅余下我们哥三个。

在父亲朋友的帮助下,给在延吉市做木工的叔叔去信,从此叔叔从延吉市回抚松县,挑起抚养我们哥三个的重担。

叔叔叫金子增,开始在油坊当木工挣钱,养活我们哥三个很艰难。大哥金立胜念完小学六年级,二哥金立贤念小学四年级被迫停学,全家只能供我一个人念书。

年1月,我到北门外小学念书。年8月转到南关小学念书。这年,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日本鬼子统治的满洲国被推翻了。

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还没到抚松时,县政府还是日伪留下的人主持的“维持政府”。当时,有的老百姓哄抢日本住宅里的物品,日本人吓得胆战心惊。当时学校的教育是颂扬国民党中央军,包括颂扬蒋介石的。我们小学生思想很单纯,被这种正统观念所扼制,认为日本鬼子是国民党中央军打败的。后来苏联红军同八路军的先头部队来到抚松,原伪政府人员被解职,八路军组成新政府。

在我的记忆中,八路军的宣传教育鼓动工作是全方位的。除了深入到学校和居民之中口头宣讲革命道理外,还注重用各种文艺形式,如组织学唱革命歌曲,这些歌曲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战斗英雄段长伦》等等。每次开大会前组织拉歌活动,看谁学得多唱得好。当时中学生还排演了《兄妹开荒》秧歌剧,都属于教育界的首创。从学校到居民,到处洋溢着翻身得解放的一片欢腾景象。

那时我在学校很顽皮、胆子大,学校在学生中挑选指挥唱歌的,我报了名,因我爱唱歌、节奏感好。我两手按照学会的歌比划着节拍,当即被老师选中了。从此,一遇到需要学生参加的大会,我就指挥唱歌。全县组织歌咏比赛(学生界的),我负责第一完小歌咏队的大合唱指挥。可以说,我在县城的小学圈里还是小有名气的。

年冬,八路军派工作队深入到县城的各个村,进行土地改革。我们在小学,也学习中共中央颁布的土地法大纲,组织忆苦思甜,学校还组织教唱《谁养活谁》这首歌曲,揭露地主阶级剥削农民和工人的事实,来启发人民群众觉悟。

放寒假时,学校部署我们要参加社会活动。我们住在南关村的学生,就主动到南关村要求参加土改斗争活动。村政府很欢迎我们,并拨给我们两间房子作为儿童的活动据点。当时给我们的任务是:配合土改斗争,搜集地主、富农及其家属的思想动态。因为我们都是儿童,便于到处游动玩耍,不被大人们所注意。

当时我们配合村政府,对白天被揪斗的地主富农分子,晚间采取蹲在窗沿下收听的方法,就地就近二人一伙分工包干,了解地主富农分子及其亲属说些什么不满的话,然后回到儿童团部汇报。

一次,有一组听到地主婆说,“藏在邻居家天棚的10匹布,不知叫耗子咬没咬?”儿童团立即将这个情况报告给村政府,村政府当即组织挖黑活动,将这10匹布挖出来了。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为此村政府对儿童团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视。

儿童团部有一铺火炕,因为每天儿童团部的人都要住在这里,村政府拨给我们烧柴,还给我们做红缨枪。我们向村政府反映:夜晚蹲点收听情况时,狗一叫影响我们的活动。村政府立即采纳我们的意见,要求我们组织打狗。儿童团每个成员都很活跃,有的拿绳子套,有的用扎枪刺,有时就把一条狗围逼到一个死胡同,先用绳子套住栓在一个木桩上,集中力量把狗打死。有时开斗争会,除了村政府有民兵带枪押着被斗地主分子,我们儿童团也拿着红缨枪在一定地段维持秩序,真是好威风啊!

转过年来,分土改的胜利果实,我家分得一间半房子,分些布匹和衣物。有的人家分得土地和牲畜等。县城的贫雇农和市贫,人人欢欣鼓舞,个个兴高采烈。

拥军拥政庆丰年。每逢过年过节,各个村组织扭大秧歌,有的踩高跷,有的扭“地蹦子”。由于当时八路军工作队一些女同志参加扭秧歌,对当时县城的封建意识有很大冲击。县城各界妇女也学着参加扭秧歌,参加排演一些小型文艺剧目或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尽管当时一些老年人看不惯,摇头指责、说三道四。但是有些开明的老者说:这是革命,现在是新社会,不能再封建啦。

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县里组织搞文艺汇演,要求各区政府都要拿出文艺节目。所以上来的各种文艺节目挺多,特别是女同志参加演出的也越来越多。甚至一对未婚青年男女在戏里装扮成夫妻不乏其人。从此自由恋爱的婚姻不断出现,冲破了父母包办的婚姻习俗。

年4月4日儿童节,全县组织小学生在戏院子(当时地点在西城边)开大会,庆祝节日。老师让我当主持人,他在幕后给我提词,按大会程序一项项宣布进行,最后我还参加演出个小歌剧。演出很成功,老师在全校大会上表扬我。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全县召开欢庆大会,各学校都要列队参加欢庆大会的游行,我担任第一完小队伍的唱歌指挥和“口令员”。

抚松县各界建国联合会门前(图片:杨向群)

年6月25日,美帝国主义发动侵朝战争,学校号召高年级学生到街道居民区去宣传美帝的罪行,动员捐献飞机大炮。要求提出后,我们一部分同学参加社会劳动,把挣的钱全部捐给学校。当时我到酒厂踩曲子,干了5天,将挣的钱全部捐给学校,支援抗美援朝。

年底,我考上县中学,年春进入中学念书。这时正赶上全国开展“三反、五反”和镇压反革命运动。学校也号召学生检举揭发贪污行贿和反革命分子,我们学生虽然知道的少,但全国性的运动也影响到校园。

年放暑假时,我参加学校组织的“三反、五反”及镇压反革命的文艺宣传队。我们从抽水区开始,到万良镇结束,深入到乡村用文艺形式宣传“三反、五反”及镇压反革命的重要意义。在班级里,我一直是班委干部。年考高中没有考上,我被分配到辽东省邮电管理局人事科当办事员(因建国初期中学文化程度也是较难得的,所以中学毕业国家便统一分配工作)。

以上,就是我对家乡抚松的回忆。由于离家日久、年事已高,时间和事实难免不符,我想乡友们可以互作补充完整这一段的历史。是的,这一段历史很值得我们去回顾。

作者简介:金立发,年全家搬到抚松镇居住,在抚松读小学、初中,后于辽宁省参加工作,曾任鞍山市邮电局审计处处长等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