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7/2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十月的抚松,秋高气爽,硕果飘香。走进兴隆乡松江村排列整齐的公租房干净整洁,新硬化的主干道路平坦宽阔,通村巷道通到家家户户,危房改造工程稳步推进,肥沃的土地上,一座座大棚拔地而起......这是抚松县委宣传部大力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给兴隆乡松江村带来的巨大变化。

近年来,抚松县委宣传部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狠抓扶贫项目建设,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初步探索出一条增强内生发展活力的精准脱贫之路,“扶”出了村庄新面貌,“扶”出了群众新生活。

抚松县委宣传部始终把“精准”二字贯穿于识贫、扶贫、脱贫全过程,因人因地制订脱贫攻坚计划,真正把有限的资源、有力的措施精准投向贫困村贫困户,确保扶到点上,扶到根上,扶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松江村是省级贫困村,现有村民户,人,耕地面积亩,农民人均纯收入元。共有贫困户26户44人,主要因病或丧失劳动能力致贫。今年7月,经过再次精准识别,目前现有8户10人未脱贫。

县委宣传部积极建立脱贫攻坚保障机制,建立了脱贫攻坚工作长效机制。在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中钺的带领下,包村联户暨脱贫攻坚工作队和驻村第一书记一道,积极深入到松江村,跑遍了松江村中的每个角落,并深入到每户贫困群众家中,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同时深入到县直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协调,积极为改善村容村貌出力出资。

宣传部包保党员干部多次深入到贫困户家中,与贫困户促膝详谈,真正了解掌握贫困户经济来源、贫困状况、致贫原因及贫困户的所需所盼和听取该户的意见和建议,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并跟踪落实。把产业扶贫、政策扶贫、兜底扶贫、健康扶贫与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对号入座,让贫困户更加坚定创造新生活的信心,坚决做到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我家的房子原来是土坯房,梁托都坏了,在领导的帮助下我住上了新房,心里特别高兴,感谢领导,感谢县委宣传部。”住上新房的吕积法老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在宣传部和驻村第一书记的全力动员下,全村4户危房都在加快新房建设力度,入冬前将全部入住。

县委宣传部从解决水、路、人居环境等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入手,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就松江村11.4公里主干道投入万元进行改造,为松江村主干道两侧进行整齐划一的美化绿化,投入万元对延长米巷道进行铺设,投入万元设置生态木栅栏延长米。宽阔平坦的道路,给村民的生产生活和发家致富带来了极大便利,赢得了村民的好评。同时,宣传部还积极协调解决松江村吃水难的问题,并与相关部门深入到松江村寻找新的水源地。全村饮用水地下管网改造工程完工后,将解决多户群众饮用水的问题。

松江村党支部书记李文禄说,“从16年宣传部包保松江村以来,多方争取资金为我们村重新铺盖了柏油路,建设了边沟和围栏,建造了文化广场,使我们村容村貌得到了改善。同时,还为贫困户解决了许多生产生活上的实际问题。相信在县委宣传部的帮助下,我们松江村会越来越好,老百姓的生活会越来越幸福。”

产业发展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役的根本支撑,是贫困人口脱贫增收的金钥匙。为了探索可持续的村集体经济发展之路,拓宽集体经济发展空间,助力精准扶贫,县委宣传部因地制宜谋划了松江村蓝莓种植项目。该项目种植面积20亩,年收入达10万元。该项目不仅加快了贫困户脱贫的步伐,而且带动了蓝莓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广大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

此外,抚松县委宣传部还大力实施医疗、教育、民政兜底等保障工程,积极做好民生实事,解决贫困群众最关心、最切身的利益问题,让贫困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松江村第一驻村书记李殿喜说,“脱贫攻坚,任重道远,但看着松江村越来越好,群众日子越来越红火,我们就会干劲十足。相信,在大家的埋头苦干下,松江村的脱贫工作一定会取得优异成绩。”

路在脚下,希望在前。抚松县委宣传部扶贫攻坚仍在持续发力,随着“战役”的推进,曾经的穷乡僻壤日渐展开了新颜,贫困家庭也不断传出了欢声笑语。精准扶贫,不落一人。和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交响,迎着十九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号召,抚松县委宣传部以“时不我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攻坚中担当,在担当中跨越,高奏脱贫攻坚的激昂乐章,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记者:孙丹许永伟

编辑:少东

投稿邮箱:fsxwxzx

.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