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中国税务报」 近日,第四届长白山蓝莓节首次以线上方式召开,对外推介长白山寒地蓝莓。据了解,蓝莓产业已成为吉林省白山市继人参产业之后的第二大特色农产品,当地蓝莓种植面积已达到4.6万亩,约占全省50%以上,产量达2.1万吨。白山市税务部门为蓝莓产业做大做优做强助力加油,让颗颗小浆果成为农民、农企发展的“致富果”。 产业——带动大发展 初秋,在长白山腹地的山巅水畔,一簇簇成熟的蓝莓挂满枝头,颗颗深蓝色的果子表面裹着一层薄薄的白色果霜,在朝阳下泛着盈盈白光。 “蓝莓被誉为‘浆果之王’。高山的气候,长白山的黑土地,天然矿泉水的灌溉,让我们这里的蓝莓成为真正的绿色有机食品。这些蓝莓都是客户提前预订的,采摘下来就空运发往各地。”临江市宝山村蓝莓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延森一边忙着分拣、装箱,一边兴奋地说,“税惠政策好,我的生意也越来越好!” 该合作社不仅有亩的种植基地,还建了平方米的加工车间、平方米的冷库,加工的蓝莓直接销往北上广等地。公司成立初期,临江市税务部门就派人送来自产自销农产品免税等税收优惠政策。“办税业务有专门的税务人员与我们对接,有问题随时都能解决,现在又有电子税务局,办税很省心。”王延森说。今年上半年,该合作社实现销售额万元。 据临江市六道沟镇宝山村书记李刚介绍,蓝莓产业发展带动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六道沟镇属于高寒地区,土地也都是山地坡地,不适合机械化耕种,以前种植玉米、大豆不仅产量低,还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甚至出现无人种的荒地现象。自从办了合作社,村里逐步开始转型种植蓝莓、五味子等作物,增加收入的同时,解决了农闲劳动力就近务工的问题。 近60岁的霍云芬在蓝莓基地里负责日常养护工作,说到现在的变化,一脸幸福:“像我这岁数很难找到好工作,现在有了家门口的蓝莓,我能挣不少钱。我还享受社保政策,税务人员上门指导缴费,现在我自己都能操作了。” 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临江市税务部门梳理各项涉农税惠政策,组织人员到本地农产品种植基地,“面对面”宣传优惠政策,“点对点”解决难题,提供“一企一策”服务,为农民、农企的发展解决后顾之忧。 创新——延长产业链 林海雪原酿酒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一排排干净透明的玻璃瓶在传输带上等待着,即将灌装的不仅是醇香味美的蓝莓酒,还有科技兴农、乡村振兴的希望。吉林省林海雪原酿酒有限责任公司位于长白山脚下的抚松县泉阳镇泉水河畔、泉阳湖的上游,依靠丰富的蓝莓资源,林海雪原酿酒有限责任公司走出了一条创新发展之路。 “税企直连这个措施在我们今年的发展中起到了很好效果。”该公司负责人李守泉介绍,抚松县税务部门开展“税企直连”服务,派专人对接企业,为该公司建立成长档案,跟踪分析税收优惠政策实施效果,为对接企业讲解增值税增量期末留抵退税、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等政策,解答企业关于纳税申报等方面的疑问。今年以来,该公司已享受税费减免11万余元。 作为吉林省科技“小巨人”企业,林海雪原酿酒有限责任公司已经拥有6项国家专利,1项国内领先省级新产品。产业发展带动就业提升,该公司生产厂厂长孙杰介绍:“我们的蓝莓从周边种植基地和农户采购,公司的员工也大多是周边林场的下岗人员和无业人员。发展产业,给乡村振兴添力,企业义不容辞。”-08-:00:00:0本报记者何爽通讯员张洪娜税惠带来“莓”好生活/enppropert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