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夏季运动养生 (一)夏季运动养生原则 《黄帝内经》主张夏日应“无厌于日”,“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以利阳气充分的升发。这和我们原来冬季运动量大,夏季运动量小的习惯做法是不一致的。但是,夏季运动是为了养阳,但出汗过多反而会出现伤阳的结果,而且夏季天气炎热多雨,给室外运动带来了困难。 1、增加次数,减少强度 夏季怕热,躲在空调制冷的冷屋子里,腠理难以开启,阳气难以升发,其结果便是秋季难以内收。而且,“无厌于日”强调的是增加室外活动,和自然界的阳气充分接触。所以,夏季总的运动量宜增加,室外活动增加,但不宜一次做长时间大运动量的活动。 因此要注意: 〔1〕不能一次运动量过大。过量容易造成中暑、伤阴、日光皮炎等情况,所以宜少量多次。 〔2〕不要在强烈的阳光暴晒下长时间运动。 〔3〕年老体弱者更应注意安全。 宋代养生家陈直在《寿亲养老新书》中介绍的夏季养生方式:午睡初足、旋汲山泉、拾松枝,煮苦茗啜之,随意读周易,国风,陶,杜诗,韩,苏文数篇。从容步山径、抚松竹,与麋犊共偃息于长林丰草间。坐弄流泉,漱齿濯足” 。晚饭后“弄笔窗间,随大小作数十字,展所藏法帖,墨迹,画卷纵观之。 2、舒适自然,因时制宜 美国运动生理学家莫尔豪斯说:“运动应当在顺乎自然和圆形平面(平缓而非陡然的过程)的方式进行”。运动应当轻松快乐,寓动于乐,达到心身共养的效果。 夏季不宜长时间进行运动量较大或剧烈的活动,如打篮球、网球、足球、快跑、登山等,老年人更不宜参加体育比赛。 夏季午间炎热,心情烦躁,故锻炼一般在晨起或下午为宜。清晨凉爽,但因为地面逆流层使得空气污染物不容易扩散,故一般在太阳升起,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后,空气污染减轻时较好。晚间活动不要在晚饭前后,因为晚饭前空腹,运动后容易出现低糖。晚饭后立即活动,血液向肌肉骨骼分布,胃肠道的血液相对减少,故影响消化,且还有可能引起胃下垂、慢性胃炎等疾病。 3.注意防护,以策安全。 (1)、运动前适当热身,逐渐增加运动量。 (2)、运动后立即用干毛巾或干布擦干汗水,及时换掉已经汗湿的衣服,不要贪图凉快,带着汗吹电风扇或空调,也不要立即洗冷水澡。 (3)运动后不要喝冷饮。运动时胃肠道血液供应本来就少,冷饮会使得胃肠道黏膜血管收缩,更容易造成伤害或胃肠痉挛。 (4)出汗较多不要一次性大量喝白水,容易造成血液稀释,电解质浓度降低,应以温盐水、温热茶水、淡果汁为宜。 (5)如运动量较大,运动后不要立即进食。 (二)夏季适宜的几种运动方式 1.游泳 游泳是夏季最好的运动。根据生物的“水生理论”,人都应当学会游泳,尽量多接触水。夏季是游泳的最好季节。 您想避暑吗?那就去游泳吧!从酷热如蒸笼的环境中跃入一池碧水,顿时清凉感觉弥布全身,身心之愉悦真是难以用语言所形容。您想锻炼心肺功能吗?那就去游泳吧!这是一种运动量可大可小,随心所欲,寓锻炼于游乐之中的运动方式,也是一种全身肌肉得到均衡锻炼的运动方式。皮肤血管有张有弛,对维持正常血压有好处,尤其是低血压,可能在游泳中得到改善。 您想减肥吗?想降低血脂吗?那就去游泳吧!在水中游米,可以消耗千卡热量,相当于在陆地上跑米,或骑自行车0米,或滑冰米。水温低于体温,游泳时要把体内储存的脂肪和热量转化为运动的能量。水的传热能力是空气的26倍,所以在同样的温度下人体在水中消耗的热量是在空气中的10倍多。游泳使全身的肌肉得到锻炼,尤其是臀部和腿部,减掉多余的脂肪。游泳能帮助您塑造一个好体型。 您想愉悦心情吗?想在繁忙的工作、家务或学习之余放松心情吗?那就去游泳吧!水的浮力可以减轻人90%的体重,您在水中可以有“海阔凭鱼跃”的感觉,烦恼、忧郁都会一扫而空,您只需集中精力于击水,这对于需要“养心”的夏季来说真是最适合的项目。游泳时间最好选择在饭后1小时左右要在正规的游泳池内游泳,不要随意到江河湖泊或池塘内游泳,以保证安全。 要量力而行,没有把握就不要到深水区去游泳,不会游泳者最好有教练或会游泳的人陪同。要掌握自己的运动量,不要勉强,老年人最好不参加游泳比赛,少游蝶泳或自由泳,仰泳或慢速的蛙泳更好一些。 游泳一定要做好预备活动。老年人要先在水边适应水温,不要贸然下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