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6/2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这是据说风风颠颠的傅大士"顿悟偈"。

什么是“顿悟”—语言说不清,打个通俗比方罢:高速公路大堵车憋尿即将爆炸了。那忍无可忍,怎样言说?忽然车到厕所,一进去、那种不顾一切“一泻千里”的快感,怎样向人说的明白?

这就是修行说的顿悟:一时豁然开朗、了无牵挂。

一篇短文,倘能让你有一点“豁然开朗”的感觉,足矣、幸矣!

人生与品茶

有个人,去远方的名胜之地旅游回来,太太问他:“这一路风光好不好?”那人说:“不知道。”“你不是专门去旅行吗?怎么不知道?”那人说:“我一路上拍照片,忙个不停,哪里有心思欣赏沿途风光?”

这是一本幽默小品集上的故事之一,看到这一则,我的心震颤了一下,我从十八岁外出漂流,到如今年逾不惑,四分之一世纪以来,不也总是“忙于拍照”而未曾有闲暇或有心思“欣赏风光”么?

生命之舟在时间的河上飞流而过,李白听见了“两岸猿声啼不住”,我却听而不闻,礼拜看着“轻舟已过万重山”,我却视而无睹。

不独我,许多人亦如我。

有人说,在工作与享受方面,东西方观念正好相反,西方人是“为了享受而工作”,比如,要买车和房子,要去非洲度一次假,算一算,为了这些,需要多少钱,便去赚,赚够了,便不干了;中国人则相反,“休息为了工作”,即为了积累精力更好地工作,至于工作的目的是什么?

不知道,或许为了儿孙,或许为了某个别的信念,就是不敢想到必须或可以为了生命自身。让若,这劳作本身便是乐趣,便有无穷意义在,便是一种喜悦与享受,那么,这劳作便很有味道。但是很可惜,中国人目前的劳作,多数的,还是如牛耕田,并非乐事。

善喝茶的人,不是“喝”而是“品”,一杯好茶品三次,第一次,用嗅觉,觉其“喷香”,第二次,用味觉(舌头),觉其“留香”,第三次,用心回味其“余香”。

同样一杯茶,有人囫囵倒下去,全不知茶味,有人却能拼出无穷妙味,这便是“有心”与否了。“有心”或叫“用心”,或叫做“专心”。

享受,即是“品味生命”。

我有六句偈子:“品味生命,如同品茶,一品一啜,可痴可醉,莫待生命杯将空,空嗟此生未品味!”

抚松书院简介:

抚松书院是广州阳光假日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公益投资的“当代君子自修学院”,设于海上丝路千年古港之黄埔古村,在王贵忱、徐民和、王鲁湘及郭莽园、白父、太康、乔平、钟振强十余位名誉院长指导之下,修习诗、书、画、印、影、茶、乐、香、诸道与陶、石、砚、拓鉴藏之修道习禅场所。本







































北京医院哪家治疗白癜风技术好
白癜风什么药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