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4/14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治疗白癜风抹什么药 http://baidianfeng.39.net/a_ht/131207/4304149.html

九霞山踪迹全无小敷山遗址尚存

制图年代:民国

还是看这张老版地图,在九霞山的不远处,有一座小山——敷山。两座山因徐献忠的到来,似乎有了灵气。因了徐献忠的《福山阡志》,谁都知道了敷山就是块风水宝地。

徐献忠撰《吴兴掌故集》载:“福山,舊俗名小敷山,谭志名福山,与旉山相联接。唐人沈下贤名亚之居此。见杜牧弔沈下贤诗,今为先人抚松居士墓。”

拍摄于年6月6日

徐献忠于年举家迁湖后,徜徉于湖州山山水水,江南水乡人杰地灵,他是真正爱上了湖州。晚年的献忠,儿孙满堂,也算是了却了父亲临终遗愿,他为将父亲墓址选择于湖州福山而倍感欣慰。为让儿孙永记这一段家史,他撰写了《福山阡志》。

福山曾因唐代诗人杜牧任湖州刺史时,追思凭吊中唐吴兴名贤沈亚之诗作而为世人所知。

斯人清唱何人和,草径苔芜不可寻。

一夕小敷山下夢,水如环佩月如襟。

“即唐杜太太守牧之弔沈下贤诗,所谓小敷山者雲。”,献忠大概自己也没想到,六百多年后,自己也与小敷山结下了奇缘。

卷之十五明徐献忠撰

福山阡志

华亭徐氏,其先大末之沙溪人,以医仕宋判御药院。扈高宗南渡江,居钱唐。其後元兵南下,子阳府君徙松江之青龍镇,晚携幼子福三、福四居华亭普照寺南,因占籍焉。福三公讳进;福四公讳建,福四公於先考为高祖,生平甫公讳彦和。永樂间以人才仕礼部铸印局使,甫二十八岁卒于官。一子讳元恺,晚号素朴,翁生樂善处士,讳義,娶黄墳宋氏,生先考讳瑛,字世玉,别号抚松居士。蓋自福四公而下三世无别子。先考怚念之嘱不才子献忠访墓地山中。正德()已卯先考遽下世,方是时忠年望三十,家甚贫,十之九峰间风气不蓄,不敢虚治命。迄丁亥()始得卜於吴兴城西南二十里之福山,即唐杜太守牧之弔沈下贤诗,所谓小敷山者雲。初献忠僅一子,曰榦。葬之明年为戊子()生子曰核,又自後生果,生橒。其後核復生子,曰迪,曰逊,曰遇,曰遵,曰迈,曰造,且已六人。弟献良生子棟棟,亦生四子,曰用九,曰用六,曰用五,曰用始,枝柯日茂繁而其本根拨且久矣。呜呼!卜山之命尚章章在耳,可忍言哉。先考性之孝,甫笤时见樂善。翁衰老即废学,奔走日三十里营其养,养必有甘美,其後营葬南郊极其力。然后止教不才子读书,师古人甚严有法,所纳交必规於方正。士平生厚德,务远嫌别,亲故有难至倾家恤之。晚岁衰落坐是不悔也。不才子虽日诵法孔子,质诸其心故多媿之矣。先媲陆孺人清谭先生宣之女,性慈祥好施予,事舅故能如。先考志生二子一女,子即献忠、献良,女嫁张严,献忠配陆氏,貮吕氏。献良配鲁氏,貮张氏。榦娶桑氏,核娶吴氏,棟娶盛氏,果娶汪氏,橒尚幼。献忠四女適萧塘、宋朝和及馮,再可及乌程朱冠一受孝豊吴维聘。呜呼,封树虽僅安而越在異土,今置果橒於墓旁,世为湖人守之,而乌程之情诚不能捐弃,思念及之五内崩裂,惟有金石铭志庶图不朽,慙无名迹可污。太史氏之録辄敢以不孝之言瘗之墓前,百世之下不幸陵谷变动,仁君子悯不孝之志其無加毁焉。

《长谷集》卷之十五

“正德()已卯先考遽下世,方是时忠年望三十,家甚贫,十之九峰间风气不蓄,不敢虚治命。迄丁亥()始得卜於吴兴城西南二十里之福山。《福山阡志》

徐献忠父亲抚松居士下世后,家中贫困,更是没找到好的墓地,“十之九峰间风气不蓄”,一直没有下葬,八年后才卜葬於吴兴的福山,也即敷山。

明代文学家、史学家王世贞为徐献忠撰写的《墓志铭》曰:“君为诸生,固已精堪舆家言。而会抚府君殁,执君手曰:吾三世不益丁,得无于葬有恨哉!是而责也。君既受拜,则日夜偕所厚为堪舆者相地,数百里内,得吴兴之福山而葬焉。”

原来徐献忠为诸生时,就精於堪舆,自己也会看风水。当他父亲临终前,拉着他的手嘱托,我家已三世单传,皆因没有很好安葬而深深自责。献忠遵照父亲遗嘱,带着资金与堪舆者到处相地,终选定吴兴城西南二十里之福山,将父亲安葬。

“福四公讳建,福四公於先考为高祖”。献忠的高祖福四公,名字中也带有“福”字,吴兴之福山,合该是献忠先考抚松居士的卜葬福地了。

古人是甚信风水的,献忠也不列外。

献忠婚后只生有一子,曰徐榦。待其父葬於福山后,第二年生徐核,自后又生徐果、徐橒。献忠的儿子中似乎五行缺木,取名中均带木。其后次子徐核復生子(孙子辈),曰徐迪、徐逊、徐遇、徐遵、徐迈、徐造,且六人。

献忠的弟弟献良生子徐楝楝,亦生四子(孙子辈),曰徐用九、徐用六、徐用五、徐用始。至此,家族已人丁兴旺,香火有续。福山显灵,父亲的殷殷嘱托时时浮现于眼前。“卜山之命尚章章在耳”。

有一细节不得而解,献忠的母亲并没跟父亲同葬於福山,母亲是葬於九霞山,“其右一坪予之母陆孺人葬焉”。可能是墓地堪舆大有讲究,献忠自有考量。

献忠将父亲安葬福山后,多半时间居于华亭,平时常单独或携子来吴兴省墓,他多次赋诗有感而发,拳拳孝子之心溢于言表。

甲辰(年)七夕後三日入吴兴省墓

湖南树色几经春,迢递重来觅四邻。

落日雲霞开远嶂,空山砧杵动归人。

黄姑社衷清樽散,烏秈畦中暮雨新。

野老相将谭舊事,可堪长望欲沾巾。

《长谷集》卷之四

旧时交通不便,出行多以船为主,献忠的诗词中多次出现乘棹往返于松江、吴兴。不过,献忠早已将自己视为吴兴人,“舊乡如旅舍,西望有家园。”故乡如旅舍,吴兴山村中的茅屋才是自己的家园。

甲子(年)岁暮返棹吴兴留别元朗子元

寒日不堪别,北风声正喧。

舊乡如旅舍,西望有家园。

溪路愁先冻,柴门闭自温。

君應念吾去,计日到山村。

《长谷集》卷之三

携孺子果定居吴兴守望

湖上雲山费扫除,半生心迹始酬予。

兵戈转眼催人老,旅食随年作计疏。

鸿宝竟难参洞箓,阴符只合让农书。

郊垌不作南阳隐,行路人犹说草庐。

《长谷集》卷之四

“敷山在府城西南二十里(县志),易说卦山之东曰敷。元戴表元《敷山记》:敷山者西于吴兴十有余里。山中卷外截,水盘折行平原茂樾间。左右之徐山、杼山,挟敷山而蹲。敷山之前,蒼峭亘连,圭起虡伏,望而知美壤也。”

“小敷山在城西南二十里与敷山相连,俗名福山,唐沈亚之居此。(杜牧小敷山弔沈下贤)

湖州府志的记载与献忠的记录是完全吻合的,“小敷山在城西南二十里与敷山相连,俗名福山”,也即福山在敷山之西,实为连接的两座山,俗称敷山。

敷山之福地,元代即因戴表元的《敷山记》而闻名,在他的描述中,水乡平原树林茂密,左徐山、右杼山,“挟敷山而蹲”,敷山之前青山连绵起伏,实为风水之宝地。

戴表元(—)宋末元初文学家,被称为“东南文章大家”。字帅初,一子曾伯,号剡源,庆元奉化剡源榆林(今属浙江班溪镇榆林村)人。宋咸淳七年进士,元大德八年,被荐为信州教授。再调婺州,因病辞归。论持主张宗唐得古,诗风清深雅洁,类多伤时悯乱、悲忧感愤之辞。著有《剡源集》。

九霞山的消失,一直让我耿耿于怀,心犹不甘。某日在康山大道,路遇一小伙子遂上前问询,他也没听说过九霞山,但他说前面不远处有个小山,他愿意带我去看看。于是我们沿着康山大道一直往南走,其实路也很远,我的电瓶车都快没电了,热心的年轻人让我坐上他的车子来到了一座小山前,这里已属拆迁地块,都已人去楼空,仅存一片废虚。我们沿小山转了一圈,突然在南山脚见到了一座敷山寺,敷山不就是福山吗?toosurprise!没找到九霞山,福山却出现在眼前,徐献忠的先父不就葬於此山吗?真是踏破铁靴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眼前的福山已没人家,村民不知搬往何处,唯有一群白鹅见生人进山,也许惊扰了它们,冲着我们哇哇大叫,难得一见这么多可爱的大鹅,忙用手机频频拍照,留下这充满生趣的瞬间。

已是午后三点钟,也不好意思多耽误小伙子的时间,福山已经找到,以后可找机会好好寻访。我们互相加了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