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中国生态文化协会发布年“全国生态文化村”评审结果,全国个村子被授予“全国生态文化村”称号,吉林省前郭县查干湖渔场乡查干湖屯、前郭县长山镇四克基村、通化市东昌区金厂镇夹皮沟村、抚松县仙人桥镇黄家崴子村获此殊荣。 “全国生态文化村”是指生态环境良好、生态文化繁荣、生态产业兴旺、村民生活富裕、人与自然和谐、典型示范作用突出的行政村,由中国生态文化协会遴选命名。 前郭县查干湖渔场乡查干湖屯 查干湖屯位于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查干湖渔场。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前郭县查干湖渔场查干湖屯坚持综合施策、多措并举、标本兼治。年初到现在,共种植松树、柳树等各种树木10万余棵,种植花卉60多公顷,在百花园内修建柏油路3公里,在主要街路两侧墙壁彩绘渔猎元素的壁画1万多平方米,安装路灯盏,悬挂彩灯25万多米,全村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改善。 前郭县长山镇四克基村 前郭县长山镇四克基村位于前郭县北部、长山镇南侧。10多年前的四克基村以种植旱田为主,人均耕地只有0.3公顷,村集体经济收入不到4万元,外债却有多万元,是全省有名的“百个贫困村”之一,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艰苦。 为改变这一状况,党支部凝聚党员干部的智慧和力量,经过多次研究讨论后,形成了依托资源优势、地域地点,盘活集体资产、兴办经济实体的发展思路。合理利用村级资产资源,坚持公平公正和可持续原则,每年优先向村民发包机动地,村集体年增收15万元。 通化市东昌区金厂镇夹皮沟村 近年来,通化市东昌区金厂镇夹皮沟村紧紧围绕“健康产业强镇、生态低碳新区、山地田园小城”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村“两委”通过抓机遇、抓发展,不断活跃丰富城乡居民物质文化生活。 几年来,夹皮沟村在党的惠民政策下,已逐步实现了现代油渣水泥路户户通、家家吃上了自来水、杖墙统一标准化、水利工程现代化、农业生产集约化、森林管理制度化、观光农业公园化、发展养殖特色化、特色产业合作化,村民生活质量有了显著提高。 抚松县仙人桥镇黄家崴子村 黄家崴子村位于长白山西北麓,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头道松花江从村前蜿蜒流过,交通便捷、环境优美、乡风文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村民富裕、生态文化繁荣、群众文化生活丰富且形式多样、民风纯朴、生态产业蒸蒸日上,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象。 该村以退耕还林工程林为载体,实施“红松果林”战略,提升仙人桥镇黄家崴子村红松果林基地的内涵。他们始终坚持红松、黄菠萝、胡桃楸与杨树、桦树、落叶松混交,既产果又产材,集体和村民红松果林已达余亩,生态得到较好的恢复,水土流失得到了基本改善。 近年来,抚松县林业局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方位渗透到生态文明建设,服务到乡村振兴工作中去。积极发挥林业职能作用,扎实开展服务乡村振兴工作,促进乡村林草特色经济发展,推进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助力仙人桥镇黄家崴子村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来源综合松原日报、松原党建、通化市创森办(内容由张慧勇提供) 总编孟繁杰石巍韩铁英 编辑初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