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0/4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一个全国人大代表的至高荣誉

---抚松县人大原副主任、全国人大代表马启明传记

杨振菊

年3月25日,抚松县国营二参场场长马启明出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规定:凡重大议案,须经30名以上代表联名提请,刨大土出身的马启明不负全县人民重托,联合吉林代表,提出了“关于抚松县北江电站贷款建设问题的建议”,这一重大议案,得到了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的亲自处理,结果是通过能源资金解决贷款万。

推不出去的官

年5月,时年35岁的马启明调抚松县国营二参场任副场长。在此之前,他已在国营一参场种了17年人参。旧社会管种参人叫“刨大土”的,马启明凭借一身的气力和一米八二的块头,抡过十几年八九斤重的参镐。马启明性格粗犷豪放,走路掷地有声,他初到二参场,虽然有些扎眼,可服气的人很少,甚至人们在背地里议论:“二参场怎么没人啦?他比谁多个啥?还说不上是啥来头呢……”

有句话说的好,“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闲言恶语刮过之后,马启明依然像在一参场工作时那样,刚来二参场的第二天,就扑到了参地里,没出两个月,他就把全场21.6万平方米参地摸了个烂熟。人参坐落在哪条沟、哪个岔、哪片林子,土质、地势、温度、年生分布,哪里是风口、哪里容易受水涝等等,他都了如指掌。一位技术员对他还是不服气,有一次在参地里问他:“这山那沟你都知道了,可你知道二参场的创业史吗?”

这个问题问得好!一想到二参场的创业史,马启明每次都陷入沉思之中。

二参场在成立之前,它的前身系万良二道岔,当时是抚松县一个劳改大队驻地,服刑的人不少是右派,还有个别美蒋特务。劳改大队在那里种植了丈人参。年,抚松县政府决定将劳改大队撤走,该参地由国营一参场接管,并派来7名参业工人。

建场初期,除劳改大队留下的丈人参,仅有几间破旧的草房,另有几头牛、几匹马,还有一辆破旧铁车。不久,县政府又派来9名工人,与原来的工人合并在一起,于年正式成立了抚松县国营二参场。

年10月,这个只有18人的农垦企业,根据人参发展的需要,从万良招收了第一批参工,场址由二道岔迁入兴参村。年,山东省安丘县“支援边疆建设”分配来一大批农民,他们随即转为国营参场工人,二参场从此发展壮大起来……

在创业的征途中,二参场走过了一段波澜壮阔、异常艰苦的历程,有多少人为二参场的参业发展废寝忘食、经受磨难,有多少前勤工人为人参种植流血流汗。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二参场参业工人已发展壮大到多名,而作为一名真正的“参把式”,马启明不但是创业的亲历者,也是建设者。在这之前,他在国营一参场17年的奋斗历程以及创业情景,还在他的脑海中萦绕,回首往事总是感慨万千。

前面那位对马启明不服气的技术员,后来从内心里对他喊出了一个“好样的”!再后来,他们竟成了风雨同舟的挚友。多少年来风风雨雨、泥里水里,马启明始终和工人们在一起摸爬滚打,同甘共苦,他的这种平民情结,就是在十几年之后当上了县人大副主任、全国人民代表都没有丝毫改变。

有人在县人大曾看到过这样一个场面:一天,政府部门的一位干部去马启明办公室,推门进来先是一愣,见办公桌前正坐着一位农民打扮的退休工人,马启明则坐在他斜对面。他们不停地说笑着,那情景无半点生分。快到中午时,马启明拉着那人回家吃饭,碰到熟人问起,马启明就介绍说:“老哥退休了,闲着没事来看看我。”

作为主管生产的副厂长,马启明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人参加工时节,他每天24小时盯在加工厂,有时发烧感冒,他打完吊瓶,拔下针头就往山上赶,工人们心里有杆秤,都在心里说“马启明是条汉子”。

年5月,该场决定要试办家庭参场,这个决定一下子使一个平平稳稳的参场瞬间炸开了锅。有人说,“马启明好高骛远,想法太不现实。”有的工人说得更加难听,“刚刚吃几顿饱饭就得瑟了。”还有人灰心丧气,“这下完了,这么一分,参场从此非完蛋不可。”工人的担心和恼火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行为,他们干脆抱成团不上山作业了,仅二十几天山上的杂草就顶过了参棚子,眼看一场惨重的损失不可避免。

恰在这时,县委县政府派来工作组,经过深入调查摸底和慎重选择,决定任命马启明为第一场长。听到这个任命,马启明首先慌了:“我行吗?”有好心人劝他:“没有豹子胆,这个时候可别趟这道浑水。”

年7月,二参场职工代表大会举行正式选举,张选票,马启明以张票数当选为场长。这个结果百分之一百在意料之中,短短三年时间,他在群众心中的位置和威望是崇高的,并且是最为信赖的。

授命于危难之时的马启明,在布满荆棘的路上艰难前行,在场党委和场部30多名党员、干部的齐心努力配合下,二参场打破了历史的铁饭碗,办起了个家庭参场,从此结束了大帮哄、旱涝保收的温饱状态,真正进入到风风火火的致富奔小康时代。

工人要找他算账

在敢闯敢干、刚刚看到惊喜的时刻,年10月,二参场又一次乱了阵营。那是在当年人参加工做货的时候,承包户们的收入漏了底,有的承包户一下子盈利几千元甚至上万元,有的承包户却出现亏损现象。这一原因主要是在承包时经验少,对地下估计不准确。吃了亏的工人哪能让劲,带着老婆孩子来找马启明算账。在马启明面前,他们一改常态,拉着他质问:“这么做公平吗?共产党能这么办事吗?你当场长干什么吃的,还让不让我们活了?你得赔我们的损失,你赔得起吗……”

面对这个前所未有的难题,马启明几天几夜吃不好睡不着,牙疼得都起了大泡。严格地说,马启明出身贫苦家庭,文化不高,头脑想事情简单,但是有一条,马启明非常谦虚,遇事和大家商议,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这一次也是这样,他终于依靠群众和集体的智慧想出了一个比较好的办法,此办法即:按人参小周期三年计算,再划分36个月,个人承包两个月,亏损额便可大幅度缩小,同时每个月都发预支费,无例挂账。第二年个人负担是十四个月,以此类推,到第四年问题就小了。

以上这个办法在场务会和职代会上一致通过,马启明也在这炙烤人心的难题中经受住严峻考验,终于挺过来了。从此,马启明迈开步子,大刀阔斧地在改革的大潮中激流勇进。在他的办公室里人们经常能看到16个大字,即:左右探讨,纵横思考,刻意求新,勇于创造。这无声的誓言对他的确是一种激励,他朴朴实实、一件一件地做着,扩种了花旗参,拓展了野生植物保护园,增加了人参加工品种,恢复了综合利用加工厂,上了五味子、刺五加、红靛果三个系列14种新产品,强化了人参科研站,成立了护场保安队,到此,名工人子女全部就业。

马启明性格秉性是做任何事情不灰心,不半途而废。为了办综合利用产品的批号,他曾在两个月中往返省城7次,他的这种敬业精神终于感动了省城的人。拿到批号的那一刻,同去的人看到马启明眼圈发红,都说他是“不到黄河心不死”,马启明自嘲:“办不成事就是到了黄河也不死心。”

体恤工人疾苦

年春天,马启明下定决心要以集体的力量帮助工人自建公住盖房子,他看到工人住的房子太破旧了,甚至还有多间危房不得不用柱脚或棍棒顶着度日。

但是在场务会上,有许多人提出反对意见,说自建公助根本行不通,投资这么大,也不能把集体的老本贴上去。还有的说“马启明总是起高调不实际”,就连想盖房的工人也有畏难情绪,他们甚至都习惯了住破旧的房子。

对这件事,马启明没有妥协,他拿出邓小平关于改善职工住房的讲话精神看了一遍又一遍,他坚定信心要为工人们做好这件事。在场务会上,他认真算着一笔账:“每年对危房、破房修修补补十几万元,如果采取自建公助,参场投资三分之二,个人投资三分之一,全场户,总投资万,而且可以盖高质量的砖瓦房,还可以统一规划街道,从长远想一举多得。”马启明的这个主张,在场务会上经过几次讨论,最后得到通过。当年,有户工人盖起了砖瓦结构的新房。三年后全场户工人全部住进新房。老工人们见到马启明说:“你老马做了一件好事,俺们是托了你的福才住进了新房。”还有的说:“你心里总是装着咱工人阶级,你做的事没错。”

改善工人的生活,温暖群众的心,马启明舍得花钱。不但如此,为培养后人他还舍得智力投资,这里仅举一例:从年开始,4年用于智力投资共达12万元,当时送外地代培的人就有17人,对考取各大院校的人不同程度地进行投资。马启明说,“人才是最宝贵的财富,人才就是最大的生产力。”可见他的胸怀和远见非常人可比。

马启明是“刨大土”出身,因此他的情感世界里永远都装着参业工人的疾苦。年春,工人郑培春不幸被车轧断腿,马启明立刻医院治疗。出院后,郑培春的腿出现错位,活动不便,马启明第二次派车到浑江(现白山市)找到有名的接骨科大夫为其治疗。在二参场,过去工人们从未听说普通工人或家属有病会用小车直接送到省城,而马启明就是这样做的。仅年,他就派小车护送病号29人次,有一位重病号曾往返三次。不难看出,在全场职工心中马启明是最平易近人的好领导。

年,国营二参场人参生产、综合利用生产成绩显著,人参总产值万元,实现利润万元。年“五一”劳动节前夕,马启明被评为吉林省劳动模范,年3月25日,马启明出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规定:凡重大议案,须经30名以上代表联名提请,“刨大土”出身的马启明不负全县人民重托,联合吉林代表,提出了“关于抚松县北江电站贷款建设问题的建议”,这一重大议案,得到了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的亲自处理,结果是通过能源资金解决贷款万。这就是人民代表的责任与作用。

时光荏苒,年,52岁的马启明调抚松县人大常委会任副主任,他虽已年过半百,但也正是他个人政治生涯最辉煌时期,他精神十足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并恰到好处地处理和安排时间参加多项社会活动。6年11月,马启明正式退休,他卓著的奋斗历程以及为参乡经济发展所作出的突出贡献,抚松人民永远不能忘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