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6/5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茵陈能治白癜风吗 http://m.39.net/pf/a_4624566.html

吉林省特色小镇发展研究

(一)特色小镇培育原则

1、绿色引领发展原则: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防止无序建设,确实保障并构建特色小镇良好的生态环境,高标准实施对环境敏感目标的保护,严格实施环保准入制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加强小镇建设过程中的环境管理。

2、产业协同发展原则:特色小镇是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平台,既是是同业企业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的企业社区,也是加强三产融合发展的试验田。

3、区域协作发展原则:在城乡统筹发展的基础上,特色小镇作为既有乡村本地特征又融入特色产业、资源和人才的区域经济发展单元,应尽可能融入城乡区域经济发展中去,将从单体城镇点的创新,转向与毗邻经济体协同的群体创新。

4、保护历史文化原则:按照保护独特风貌,挖掘文化特色的理念,确保特色小镇的历史文化资源不受破坏,彰显小镇的历史人文特色。

5、保障公共服务原则:以人为本,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防止形象工程,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打造宜居精品小镇。

6、规划协同创新原则:坚持规划协同,创新机制、激发活力、增强集聚辐射引领作用,形成特色小镇示范带动周边区域发展的格局。

7、市场化运作原则:特色小镇建设应秉承“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营造“放、管、服”的投资环境,激活企业家的活力,通过市场化运作推动特色小镇建设。

(二)特色小镇培育重点

要遵循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培育“特色小城镇”,在选择培育特色小城镇的对象上,要有协调城镇群发展的视角,要从区域发展的高度,从大城市辐射及小城镇接轨的双向考虑。选取位于城乡之间,区位条件好,交通便捷,能够服务和带动周边发展,有特点、有潜力的地段,打造特色小镇。应该因地置宜、走分类指导、多元化、多类型、多层次发展的道路。

1、产业“特而强”

特色小镇的产业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特色性,并且能和周边产业或者自身形成一定长度的产业链,发展绿色低碳型产业,产业的经济开放性和生产效率较高。“产、居、文、旅、生态”多功能重叠,做到产镇融合,产业、就业、居住、消费相匹配。

2、功能“聚而合”

 特色小镇的功能应具有一定的集聚度及和谐度,经济、社会和生态等各功能之间协调发展,功能结构合理,公共服务功能均等化程度较高。环境宜居、文化传承、设施便捷。

3、形态“精而美”

 特色小镇就是要全面体现“特色”,除了特色产业以外,在空间上也要体现明显的特色,建筑、开放空间、街道、绿化景观和整体环境都要体现相应的特色,具有较为统一和鲜明的风貌特征,城乡空间形态和环境质量协调发展,投资的空间环境品质较好。

4、制度“活而新”

 特色小镇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个特殊政策区,应围绕特色小镇的发展目标,建立起与其发展相适应,设计能激励相应产业、资金和人才进驻的制度,以及保障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治理和收益共享的机制。

5、规划“高而实”

镇规划编制工作抓得紧,已编制的总体规划、详细规划或专项规划达到了定位准确、目标可行、规模适宜、管控有效4项要求。实施并储备了一批质量高、带动效应强的产业项目。

(三)特色小镇评定标准

特色小镇评定标准要在满足已编制的总体规划、详细规划或专项规划达到了定位准确、目标可行、规模适宜、管控有效4项要求;制定并实施了支持特色小镇发展的政策措施,营造了市场主导、政企合作等良好政策氛围;实施并储备了一批质量高、带动效应强的产业项目等要求。

特色小镇评定指标分为“特色性指标”和“一般性指标”。特色性指标反映小城镇的特色,给予较高的权重;一般性指标反映小城镇基本水平,给予较低的权重。按照以评“特色”为主,评“优秀”为辅;以定性为主,定量为辅的原则。在选择定量指标时首先尽量精简定量指标的数量,同时尽量使定量指标简单化增强可评性。

1、产业发展

小城镇的产业特色首先表现在产业定位与发展特色上,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具体表现为:产业是否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导向;现有产业是否是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或者新培育的战略新兴产业。产业知名度影响力有多强;产业是否有规模优势。其中产业规模优势为定量指标。特色产业还应该具有产业带动作用以及较好的产业发展创新环境。产业带动作用分农村劳动力带动、农业带动、农民收入带动等三个方面,分别用农村就业人口占本镇就业总人口比例、城乡居民收入比等定量数据表征。

产业发展环境采用产业投资环境与产业吸引高端人才能力两个指标表示,具体指标分别用产业投资额增速和龙头企业大专以上学历就业人数增速两个定量指标来表征。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是小城镇的核心特色,因此,在百分制的评分体系中,对此给予25分的权重。

2、美丽宜居

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是对小城镇风貌与建设特色的要求。首先是对城镇风貌特色的要求,依据研究,将城镇风貌分为整体格局与空间布局、道路路网、街巷风貌、建筑风貌、住区环境等5个指标,全方位评价小城镇风貌特色。其次,标准对镇区环境(公园绿地、环境卫生)以及镇域内美丽乡村建设两大项提出了相关考核要求。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是特色小镇的核心载体,对此给予25分的评分权重。

3、文化传承

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关乎小镇文化积淀的存续与发扬。因此,标准从文化传承和文化传播两个维度考察小镇的文化传承情况。

由于不是所有的小城镇都有很强的历史文化积淀,加强对缺乏历史文化积淀的小镇在文化传播维度的审查。此项指标的权重为10分。

4、服务便捷

便捷完善的设施服务是特色小镇的基本要求。小城镇设施服务的标准较为成熟,依据以往经验,标准从道路交通、市政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三大方面考核小镇的设施服务便捷性。同时,注重对现代服务设施的评审,包括WIFI覆盖,高等级商业设施设置等指标。此大类是特色小镇的硬性要求,给予20分的评分权重。

5、体制机制

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是特色小镇最后一个重要特征。首先,小镇发展的理念模式是否有创新。发展是否具有产镇融合、镇村融合、文旅融合等先进发展理念;发展是否严格遵循市场主体规律等是考察的重点;其次,规划建设管理是否有创新,规划编制是否实现多规合一;最后,省、市、县对特色小镇的发展是否有决心,支持政策是否有创新。此大类是考核特色小镇创新发展的要求,给予20分的评分权重。

(四)吉林省特色小镇发展重点

依据“吉林省城镇化规划”,构建以“一群三组团”为主体、以“两轴一环”城镇轴带为骨架、以节点城市为支撑、以重点小城镇为补充、以便捷高效基础设施为纽带的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形态格局。结合吉林省“十三五”产业发展与布局,吉林省特色小镇培育重点是:

把握国家支持特色小镇发展的政策机遇,按照突出重点、提高质量、注重规模、体现特色的要求,到年积极培育个左右具有地域、文化、生态、民族风貌的特色小镇。

1、卫星城型特色小镇:兰家镇、泉眼镇、合心镇、奢岭镇、玉潭镇、龙嘉镇、合隆镇、范家屯镇、富峰镇、米沙子镇、兴隆山镇、响水镇、金珠镇、金厂镇、林海镇、朝阳川镇、桦皮厂镇等。

2、工业主导型特色小镇:岔路河镇、明城镇、长山镇、烧锅镇、黄泥河镇、泉阳镇、英安镇、抚民镇、石岘镇、红旗岭镇、天岗镇、六道沟镇、菜园子镇、郭家店镇、渭津镇、朝阳川镇、红梅镇等。

3、生态旅游型特色小镇。劝农山镇、北大壶镇、查干湖镇、二道白河镇、松江河镇、松江镇、两江镇、江南镇、英安镇、金川镇、雁鸣湖镇、十五道沟镇、漫江镇、花山镇、仙人桥镇、百草沟镇、大屯镇、岭下镇、太平镇、红石砬子镇、小白山乡、金州乡、向海镇等。

4、农业主导型特色小镇:万昌镇、孤店子镇、左家镇、巴吉垒镇、哈拉海镇、进化镇、西江镇、蔡家镇、石岭镇、平安镇、搜登站镇、旺起镇、前二道乡、朱城子镇、开安镇、大绥河镇、安口镇等。

5、历史文化型特色小镇:叶赫镇、莫莫格乡、太王镇、东盛涌镇、王府镇、莽卡满族乡、乌拉街镇、月晴镇、西城镇。

6、商贸流通型特色小镇:大岭镇、山城镇、万良镇、清河镇、营城子镇、孤家子镇、伏龙泉镇、龙嘉镇、玻璃山镇、坦途镇、那丹伯镇等。

7、名优产品特色小镇:万良镇、怀德镇、弓棚子镇(榆树)、清河镇、秦家屯镇、福顺镇、波泥河镇、横道河镇、青山镇、黄松甸镇、两家子镇、鹿乡镇、庆岭镇、漂河镇、黑水镇、五棵树镇(榆树)、吉昌镇等。

8、交通枢纽型特色小镇:太平川镇、烟筒山镇、陶赖昭镇、安广镇、三源浦镇、海龙镇、鸭园镇、大口钦镇、朝阳川镇大蒲柴河镇、菜园子镇、三岔河镇等。

9、边境合作型特色小镇:敬信镇、春化镇、马鹿沟镇、崇善镇、南坪镇、三合镇、开山屯镇、凉水镇、十四道沟镇、十二道沟镇、八道沟镇、六道沟镇、四道沟镇、苇沙河镇、青石镇等。

(五)特色小镇培育规划

1、第一批国家特色镇:辽河源镇、东盛涌镇、金川镇

2、第一批省级特色镇:

长春市(8个)

市(城)区:鹿乡镇、奢岭镇、波泥河镇、合心镇、玉潭镇、泉眼镇

农安县:伏龙泉镇

德惠市:朱城子镇

吉林市(13个)

市(城)区:岔路河镇、乌拉街镇、小白山乡、旺起镇、前二道乡、孤店子镇、桦皮厂镇

永吉县:万昌镇、北大壶镇

蛟河市:庆岭镇

桦甸市:红石砬子镇

舒兰市:平安镇

磐石市:烟筒山镇

四平市(4个)

市(城)区:叶赫满族镇、石岭镇

梨树县:蔡家镇

伊通县:大孤山镇

通化市(4个)

市(城)区:金厂镇

通化县:西江镇

柳河县:三源浦朝鲜族镇

集安市:清河镇

白山市(1个)

抚松县:松江河镇

白城市(2个)

市(城)区:青山镇

镇赉县:莫莫格乡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5个)

图们市:月晴镇

敦化市:雁鸣湖镇

和龙市:西城镇

汪清县:百草沟镇

安图县:松江镇

长白山管委会(2个)

长白山管委会:二道白河镇、漫江镇

梅河口市(1个)

梅河口市:进化镇

公主岭市(1个)

公主岭市:范家屯镇

3、第二批国家特色镇:合心镇、、乌拉街镇、叶赫满族镇、松江河镇、二道白河镇、清河镇。

4、年前特色镇培育计划

兰家镇、龙嘉镇、合隆镇、富峰镇、米沙子镇、兴隆山镇、响水镇、金珠镇、朝阳川镇、明城镇、长山镇、五棵树镇(榆树)、烧锅镇、黄泥河镇、花山镇、英安镇、抚民镇、石岘镇、天岗镇、漂河镇、六道沟镇、菜园子镇、郭家店镇、渭津镇、搜登站镇、劝农山镇、查干花镇、江南镇、十五道沟镇、大屯镇、金州乡、向海镇、左家镇、开安镇、露水河镇、三岔河镇、大绥河镇、安口镇、太王镇、怀德镇、王府镇、莽卡满族乡、大岭镇、山城镇、万良镇、营城子镇、孤家子镇、玻璃山镇、坦途镇、弓棚子镇(榆树)、秦家屯镇、黄松甸镇、两家子镇、五棵树镇(镇赉)、太平川镇、陶赖昭镇、安广镇、两江镇、敬信镇、春化镇、马鹿沟镇、崇善镇、那丹伯镇、三合镇、开山屯镇、凉水镇。

(六)特色小镇总体布局研究

1、构筑东、中、西特色小镇发展格局

我省东、中、西地区小城镇发展条件各不相同。中部地区建制镇在地理空间上布点密集度、城镇在国内生产总值、镇区人口规模、城乡规划管理、宜居环境建设水平等方面,高于东、西部地区水平。针对东中西部地区的这种差异,特色小镇建设必须因地制宜地明确不同的培育重点和发展方向。区别对待东、中、西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科学确定特色小镇发展重点。

东部地区重点要控制规模,提升存量,保护生态;中部地区则重在找准产业方向,明确市场定位,找准发展动力;西部地区要注重发展特色乡镇,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

我省特色小镇在发展布局上,要与生产力布局和城镇化进程相适应,统一规划、协调发展。加快中部城镇核心区的形成,积极发展东部沿边、沿线特色城镇带,适度发展西部特色城镇,从而形成全省特色小镇发展的带、面、点状布局。在中部地区以发展工业主导型、卫星城型、康养宜居型特色小镇为主;东部地区以发展边境合作型、生态旅游型、绿色低碳型特色小镇为主;西部地区以发展农牧主导型、民俗文化型特色小镇为主。同时充分发挥大中城市的辐射功能,选择一批条件较好的小城镇,优先培育发展为国家级特色小镇。

2、重点培育中部特色镇城镇群

在长吉都市圈内,按照产业和人口的合理分布,适当发展一批为大城市配套服务的卫星城市,重点支持工矿区、商贸集聚区和风景旅游区等具有区位优势和发展潜力的小城镇,加速长吉、长平高速公路带的特色小城镇群建设;积极发展长吉图开放开发带上的特色小镇,在各节点打造各具特色的小城镇;优先支持县域中心乡镇、资源型乡镇,增强产业集聚能力,使其成为接纳农村人口转移的重要节点。结合重点景区建设,以历史文化名镇、旅游名镇创建为契机,集中打造生态文化旅游特色镇,保护乡土建筑、传承地域文化、延续历史脉络,增强吸引力和服务功能,使其具有鲜明的人文和生态景观特色。以增强经济效益和增加就业为核心,以促进社会资源和产业要素的优化配置为重点,优化特色镇产业空间布局,细化分工协作,形成特色鲜明、错位发展、相互协调的特色小镇发展格局。

3、大力培育商贸物流特色镇

因市兴镇是特色小镇建设中的关键环节,吉林省特色小镇建设应以市场建设作为切入点,通过市场建设带动小城镇发展。在地区上,打破行政区划观念和地区利益束缚,根据经济联系和辐射能力,有针对性地培育小型区域市场、中型区域市场和全省乃至全国范围的大型市场;在类型上,重点培育专业市场,形成一业为主、多业并存的市场特色;在功能上,以培育地产品外销型集散市场为主,以发展内销型市场为辅,把市场建设开发与带动地方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经营上,各个特色小镇均要建设不同规模的农产品购销市场,积极培育工业品市场。如抚松万良的人参批发市场、八道江林蛙市场、三岔河镇的综合市场、鹿乡镇的梅花鹿产品市场、五棵树的黄牛交易市场、玻璃山的牲畜交易市场等。有计划地在一些农副产品商品基地、传统集散地,新建一批辐射较大、带动能力较强、比较规范的专业市场,如万昌品牌大米市场、青石镇葡萄市场、坦途镇吉林杂粮杂豆批发市场等。同时积极开拓建立健全农村土地、资金、信息、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市场,形成较为完善的、开放有序的互联互通特色小镇市场体系,依靠市场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商贸物流型特色小镇发展。

4、鼓励扶持新兴产业特色镇

加强新兴特色小镇培育,如文旅小镇、体育小镇、互联网小镇等。重点发展绿色、低碳小城镇:依托森工型小城镇资源、资源枯竭型城镇、生态环境优良小城镇,积极推进资源型城镇转型,严格落实节能减排措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以田园城市为理念,镇区中保有大面积的绿地斑块,绿化轴线,建设发展若干特色突出、绿色生态、自然和谐、独具魅力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绿色宜居小城镇。发展智慧小城镇建设,未来信息化将是引领城镇化和城镇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将高科技运用到城镇管理,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朝着数字化、智能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发展智能制造、绿色能源、数字服务产业,实现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使现代高科技管理手段和软管理方法,更好地运用到城镇规划建设和生产生活当中。

最终形成以中部长吉城镇群为核心,沿长吉图开发开发带和沿边开放带布局的特色小镇城镇带,从而激活、推动小镇产业转型升级,拉动新经济增长,辐射带动城乡一体化,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图2吉林省特色小镇布局示意图

表3吉林省部分特色小镇发展定位一览表

乡镇名称

区域地位

幅员面积(km2)

镇区面积(km2)

人口

(万人)

非农人口(万人)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经济增长点

人口发展规模

(万人)

特色产业定位

米沙子镇

吉林省十强镇

5.9

7.6

2.1

66.3

长德新区及工业集中区

15

农副产品集散小镇

合心镇

全国改革示范镇

82.02

14

2.58

0.91

81

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开发区

10

轨道客车小镇

富锋镇

长春市近郊

42

28

2.5

2

朝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20

汽车零部件小镇

兰家镇

吉林省十强镇

10

5.2

1.51

53.2

装备制造产业、商贸物流、现代农业园区

10

装备制造小镇

奢岭镇

全国乡企示范区

.4

2.6

8.3

3.8

50

洁净工业园区、现代农业园区

16

生态宜居小镇

合隆镇

吉林省十强镇

7

10

6

94

合隆经济技术开发区

17

加工贸易小镇

五棵树镇(榆树)

全国重点镇

10

12.5

6.4

五棵树开发区

27

农产品加工小镇

开安镇

长春市卫星镇

51.5

6.2

0.5

10

开安工业集中区、商贸区

10

商贸物流小镇

孤店子镇

吉林市十大功能区

73.1

8

3.75

1.55

11.5

现代农业示范区

10

大荒地智慧农业小镇

北大壶镇

吉林市十大功能区

9

1.4

0.75

10

体育旅游开发区

10

冰雪运动小镇

金珠镇

吉林市十大功能区

7.5

2.6

1.45

30

金珠工业区

3.5

花海小镇

小白山乡

吉林市南部新城

.6

23.6

3.43

0.62

35.8

丰满经济技术开发区

12

全域健康小镇

搜登站镇

国家智慧城镇

.8

2

5

0.5

7.4

船营观光农业旅游园区

6

智慧农业小镇

范家屯镇

全国小城镇试点镇

.9

17

8.99

6

70

公主岭经济技术开发区

15

汽车贸易小镇

叶赫镇

国家3A景区

.1

2

3.2

0.5

3.37

满族自治镇

2

叶赫满族风情小镇

三岔河镇

吉林省十强镇

17

14.34

8.83

77.8

东北农副产品集散中心

20

农产品贸易小镇

长山镇

吉林省十强镇

8.24

7.03

3.37

63.3

长山工业园区

10

新兴工业小镇

安广镇

吉林省十强镇

.6

9.2

4.33

3.45

19.68

安广工业园区

5

新型能源小镇

那丹伯镇

北方黄牛交易中心

.3

2.3

2.06

0.53

6.61

农畜产品贸易产业园

3

黄牛贸易小镇

露水河镇

国有森工局

.74

3

4.67

3.2

5

露水河国家森林公

5

国际狩猎小镇

金厂镇

国家4A级景区

5

2.75

1.58

.1

吉林东昌经济技术开发区

5.7

生态旅游小镇

朝阳川镇

吉林省十强镇

.1

3.6

5.14

2.5

14.5

朝阳川工业园保税物流园区

6.8

边贸小镇

英安镇

吉林省十强镇

5.02

3.62

3.6

48

生态新城区

5

能源小镇

二道白河镇

全国重点镇

16

9.3

5.8

4.8

20

国家5A级景区

7.7

长白山休闲漫游小镇

鹿乡镇

吉林省百强镇

5

5.1

3

10

中国梅花鹿之乡

6

梅花鹿小镇

伏龙泉镇

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

4

4.1

1.5

30

新型能源基地

5

清洁能源小镇

松江河镇

全国重点镇

.81

12

6.8

5.1

20

万达长白山滑雪场

10

冰雪小镇

山城镇

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

.8

12.1

6

2.4

6

东南部山区物资配送集散地

6.5

物流小镇

玻璃山镇

东北最大的牲畜交易集散地

1.53

1.25

0.48

1.5

牲畜交易市场

1.67

牧业小镇

松江镇

吉林省十强镇

2.63

3.46

1.26

10.9

长白山腹地

6.45

长白山康养小镇

大绥河镇

吉林市近郊

1.15

2.06

0.53

5.68

船营观光农业旅游园区

3

康旅小镇

郭家店镇

吉林省十强镇

.9

5

7.2

4.1

30

郭家店工业集中区

10

三产融合小镇

太平川镇

吉林省十强镇

2

6

3.2

10

太平川工业园区

8

交通枢纽小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