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目标 http://pf.39.net/bdfyy/qsnbdf/140313/4353524.html “收拾山河祭英魂,龙虎石下待后生。”这幅挽联写的是龙虎小将周树东。他17岁任团政委,18岁任师长兼政委,殉国时不到20岁,然而他为中华民族抗日救亡奋斗了5年。他是一位东北抗日联军年轻的军事指挥员,精明强干,指挥有方,威震敌胆。周树东烈士的英名,永远铭记在东北人民心中。 周树东,年农历12月24日生于山东省平度县北滚泉的一个贫苦家庭。年,由于生活所迫,父母带着不到8岁的小树东,背井离乡逃荒来到祖国东北边陲珲春县城安了家。为了谋生,父亲在镇上开了一爿小皮匠铺。小本生意难以经营,加之父亲体弱多病,收入微薄。 周树东从小聪明伶俐,又是独生子,送进珲春县立第一小学读书。他听老师讲钦差大臣吴大澂勘察边界据理力争,并书写龙虎石的故事,深受教育。为此他反复苦练“龙虎”二字。小学毕业后,周树东于年9月考入珲春东关中学。父亲为了给他交学费,经常奔走借贷。树东知道读书不易,更加勤奋学习,各科成绩均为优秀。 在东关中学的地下党团组织的培养下,周树东于年初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4月,驻珲春县土门子的原吉林省防军第二十七旅第六七八团第二营营长王玉振,率队哗变抗日,组成抗日救国军。中共珲春县委决定派部分党、团员和进步青年参加救国军,支持王玉振的抗日行动。树东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于4月24日,给父母留书一封,申明自己不愿再受亡国奴教育,决心投身抗日,参加救国军。 父亲发现儿子离家出走后,觉得孩子太小,过不了军营的艰苦生活,便三番五次到救国军驻地去找,劝他先回家读书,等到中学毕业再参军打鬼子。周树东完全理解父亲的爱子之心,但是,他抗日救国的决心已定,便劝父亲要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重。他说,“我虽然年小,但身体很好,已经能拿枪打鬼子了。”说着,便拿起枪来作了一个射击的动作给父亲看。 6月,王玉振部编入王德林领导的中国国民救国军第六旅,王玉振任旅长。救国军在中共党团员的推动下,士兵的抗日热情不断高涨,积极要求与日寇作战。9月下旬,该部十五团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珲春县抗日游击队的配合下,攻占了珲春县城,烧毁了日本领事馆,释放了“政治犯”。周树东参加了这次战斗,受到很大锻炼。 但是,王玉振抗日并不坚决,在日本侵略军的进攻下,于10月投降了敌人。该部部分爱国士兵遂在连长孔宪琛带领下,参加了珲春县游击队。周树东也跟随孔宪琛来到大荒沟抗日游击根据地,成为游击队的一名战士。从此,周树东在党的直接领导下,在抗日斗争中经受了锻炼和考验,逐渐成长为一名勇敢、坚强、忠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周树东具有很强的组织能力,他的这一特点很快被党组织发现,遂调他专职做共青团工作,历任共青团支部书记,珲春县少先队副大长,共青团汪清县委驻绥芬大甸子特派员、共青团珲春县委书记,共青团东满特委组织部长、代理书记等职。周树东在做共青团工作中,密切联系群众,和青年们促膝谈心,启发他们的觉悟。为了加强对朝鲜族青年的工作,他还学会了“朝鲜话”。 周树东自从年9月担任团特委组织部长,特别是年4月担任代理团特委书记以后,更加努力工作,经常深入基层,几乎走遍了东满延吉、和龙、汪清、珲春四县所有的抗日游击根据地。 年2月下旬,周树东协助魏拯民主持召开了东满党、团特委第一次联席扩大会议,检查和批判了过去工作中所犯的“左”倾错误,使东满的抗日斗争走上了正确的轨道。周树东在这次会议上当选为共青团东满特委书记。会后,中共东满特委书记魏拯民在给中共满洲省委的报告中,对周树东作了很高的评价。 年4月,为了加强人民革命军的领导力量,年仅17岁的周树东被调到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第一团任政治委员。 4月末,周树东率部从安图车厂子游击根据地出发,向敦化、额穆、舒兰等地进军。5月2日,第一团第四连一部和第五连30余人联合平日军、天良军等抗日义勇军共余人,袭击(新)京图(们)铁路线上的火车。 战前,周树东和团长亲自到铁路沿线考察地形。哈尔巴岭至大石头之间有一处悬崖峭壁,铁路从山脚下绕过,形成一个急转弯。这里山高林密,路旁有许多倒木和大石头可做掩体。于是,他们把伏击地点选在这里,又将部队分成破坏组、袭击组、搜查组和撤退掩护组。部队分别进入各自的战斗岗位。执行破坏铁路任务的第五连,迅速拔掉铁路道钉,将铁轨撬开…… 过了一会儿,从朝鲜会宁开往新京的次国际旅客列车风驰电掣般地开来,只听“轰隆”一声巨响,机车栽下了山涧,车厢大部脱轨。列车尾部的铁甲警备车里的押车日军,刚钻出车厢,即被埋伏在铁路两侧的抗日战士歼灭。搜查组登上列车搜查,共捕捉日伪军政人员13名,其中有日本南满铁路株式会社高级官员1名,缴获伪币10余万元和大批军需物资。哈尔巴岭战斗对敌人打击十分沉重,日伪报刊哀叹这是“京图线开车以来发生的最大惨事。” 哈尔巴岭战斗后,周树东率一团主力部队继续西进,在敦化沙河沿伏击了尾追之敌,毙伤吉良讨伐队50余人。随后,又在额穆县青沟子与日军讨伐队交战。这时,敌人发现我军西征意图,前阻后追。为避免部队遭受损失,他们遂放弃西进舒兰、五常与第三军打通联系的计划回师敦化、安图一带活动。 8月,他们又联合抗日军海龙等部,在京图铁路亮兵台和黄松甸子等处,连续3次颠覆敌人列车和军用装甲车,缴获大批粮食、白糖、烟草和棉布等物资,歼灭敌军60余名。8月29日,一团在王德泰军长亲自指挥下,联合抗日义勇军和起义的伪警察共余人,攻占了安图县城。 年3月,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扩编为3个师。周树东升任第一师政委兼师党委书记和军党委委员。抗联二军组成后,第一师在军部统一指挥下,向抚松、濛江、临江、长白发展。在进军南满途中,一师主力部队在军部的筹划指挥下,进行了一次漂亮的围点打援战斗。 4月6日,一部分部队佯攻大蒲柴河镇,周树东率主力部队埋伏于寒葱沟险要地带。敦化县城的敌人得知大蒲柴河被抗联大部队围攻的消息后,立即派出近名日军和名伪警察大队,向大蒲柴河增援。4月8日上午,当日伪军大队人马进入寒葱沟抗联伏击区后,突然枪声大作,子弹雨点般地射向敌人,手榴弹接二连三地四处开花,打得日伪军蒙头转向,血肉横飞,死伤惨重。除一部分敌人狼狈逃窜外,共打死打伤日军近名,伪警察大部分当了俘虏,缴获大批轻重机枪,步枪等武器。4月10日,一师部队顺利占领大蒲柴河镇。 攻占大蒲柴河后,一师留二团继续在敦化活动,师部率一团随军部南进抚松。5月初,周树东参加了军部在抚松东岗召开的重要会议,会议确定了开创新游击区的方针和一、三师作战计划。会后,一师部队向濛江、桦甸、蛟河一带开展活动。周树东根据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在开辟新游击区过程中,深入宣传党的团结一致共同抗日的政治主张,广泛联系在这一地区坚持斗争的各种抗日武装,与长山、德林、双胜等抗日军联合,先后进行了大小10余次战斗,不仅壮大了抗联的声威,也使部队迅速扩大增编了第三团。 年7月,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成立后,二军一师改称第四师,周树东仍任政委。同年9月,第四师师长安风学叛变投敌,周树东担任了第四师师长兼政委,一人肩负起指挥作战和政治工作双重任务。他率领第四师与二、六师配合,在长白山区广泛开展游击活动,策应一军一、三师西征。从这年10月开始,敌人调集2.7万余名日伪军,对东边道和长白山区进行分区联片大讨伐。 10月10日,周树东率四师主力余人,在安图县南部东清沟,与伪军第七旅第十团遭遇,随之展开了激烈战斗。在周树东的指挥下,英勇的抗联战士击毙敌第二军管区副司令石川隆吉上校以下60余名。气急败坏的敌人立即调集50余兵力,对四师进行围追堵截。周树东遂率部向抚松迂回,采取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术,不时选择有利地势,伏击敌人,终于将追兵甩掉。 1月初,周树东率部进入临江县境活动,并在王德泰军长指挥下,与军部配合,解除了驻大阳岔伪军2个连的武装,缴获轻机枪2挺、步枪余支,烧毁了伪军兵营搬掉了我军往返于抚松、临江一带的绊脚石。 同年11月,四师与军部在抚松县小汤河村再次会师后,突然遭到伪靖安军炳团余人的袭击。周树东立即指挥四师部队反击,掩护军部转移。战斗打响后,双方都想抢占阎王鼻子山头,因敌人先于抗联四师上山,结果制高点被敌军占领。周树东指挥部队沉着应战,双方对峙3个小时不分上下。周树东见正面无法打退敌人的进攻,就命令一团长崔贤带一个连从右侧草爬子沟迂回敌后,对伪军突然发起反攻。敌人腹背受敌,惊慌失措,仓皇逃跑。此次战斗,毙伤敌军80余人,四师死伤13人。 小汤河战斗后,周树东率部转战临江、抚松、长白等地。年12月至年3月,与二,六师配合,先后进行了临江县五道沟、十三道沟、七道沟、八道沟和抚松县小夹皮沟口、漫江以及长白县的南岗、鲤明水等战斗,歼灭大批日伪军,缴获许多武器和物资。年3月下旬,周树东率部到达抚松西岗杨木顶子密营,参加了二军召开的二、四、六师领导干部会议。在魏拯民主持下,会议总结了年冬反“讨伐”斗争的经验教训,整顿了队伍,并研究确定了年上半年的作战方针。会议结束后,周树东即根据会议精神,率四师一、三团和六师九团,向安图、和龙挺进。 年4月初,周树东率部在安图县荒沟岭北公路,截击敌人向安图正运输物资的大车队,缴获大批物资。4月23日,在安图县升平岭,又击溃了日军获原部队。4月24日,第四师行军经过安图县大沙河金厂附近,暂在河边休息。这时,号称“神选队”的伪安图县治安队余人也路经这里,敌人发现抗联部队后立即开枪。周树东马上指挥部队反击,命令第三团迅速绕到敌后,形成了对敌人的包围,敌军顿时大乱,除少数几人侥幸逃命外,这个以炮手组成的“神选队”,几乎全部被歼。匪首李道善受伤后在死尸堆中装死,结果在抗联打扫战场时被查出。 但是,这次战斗,抗联也付出了很大代价,四师师长兼政委周树东等3人在战斗中不幸牺牲。广大战士为给师长报仇,当场将恶贯满盈的日本走狗匪首李道善枪毙,以祭奠周师长的亡灵! 周树东的牺牲,使东北抗日联军失去了一位年轻有为的优秀指挥员,是东北党组织和抗日联军的重大损失! 作者简介: 鸿凤,实名朱宏启,现任东北史料征集编纂委员会主任,东北历史人物传记研究会会长,鸿凤历史文化研究有限公司董事长,《东北解放战争纪实》丛书编委会总编辑。年生于吉林省汪清县,原籍山东省昌邑市。笔名鸿凤、洪峰,东北师大中文系毕业,中国人民大学近代史博士学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特邀研究员。曾任教师、秘书、编辑、记者、记者部主任、记者站站长、总编辑。代表作《东北抗日联军》《东北抗日义勇军》《九一八事变》《满洲国统治》《关东响马列传》《满洲省委》《东北抗日联军将领传》《战斗在白山黑水》《白子将军》《敖东英魂》《图们江史话》《吴大澂传》《吴禄贞传》《王德泰传》《高福源传》《东北抗日联军十大将领》《东北抗日义勇军十大将领》《中国共产党十大领袖》《中国共产党十大军事家》《中国工农红军十大将领》《八路军抗日十大将领》《新四军抗日十大将领》《东北解放战争十大将领》《东北解放剿匪纪实》等部万字。先后主编《中华上下五千年杰出人物大典》《中国当代决策文库》《中国当代教育改革文库》《中华当代英才录》《中国当代教育教学研究》《中国党政干部论坛》《中国党政干部调研》《中国当代决策参考》《中国少数民族精英录》丛书(十三卷)《中华全民族抗战将领传记》丛书(二十二卷)《东北解放战争纪实》丛书(二十卷)《大东北通史》(十卷)。是中国最有实力作家之一,被誉为“中国当代传记作家第一人”,“中国红色记忆领军人物”。原创作品经作者授权刊发,其他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