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9/15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抚松抗战史实拾遗》

文/王博凡

每当谈到日伪时期,就有人说,“当年抚松只有一个日本鬼子,就完全统治了一个县。”言外之意,抚松人奴性强、血性差。

这种说法谬种流传、为害不浅。让我们翻开资料,听亲历者讲述,简要了解一下抚松抗战史实。

《抚松县志(年版)》:“年11月30日,张元俊派人去临江迎接日军……首席指挥官宫久米野政男等日军住在小南门外路东。年1月,奉天省派日本警备军小林(顾问)、吉村清水(派遣员)来抚松改组县公署。7月6日,伪县公署添设参事官,代理参事官松崎秀宪到职。11月28日,副参事官滕尾廉三到职之后,成立伪满洲国协和会抚松县本部,本部事务长由日本人充任,本部设协和青少年团,统监部。”可以看出,在傀儡机构中,参事官、副参事官、事务长都是日本人。其它如统监部、协和青少年团还有没有,虽然没有详细记录,估计也该有日本人渗透。

我们再来看一下《伪县长参事官副县长名录表》,其中:参事官松崎秀宪年7月—年×月在任,副参事官滕尾廉三年11月—年×月在任,参事官古川章年——年在任,副参事官白水清年—年在任,参事官池金龙年8月—年在任,副县长田义政年—年在任,副县长上野宏年—年在任,副县长滕川肴二年—年在任,副县长田野年—年8月在任,副县长浦野二郎年—年8月在任,副县长海野昌平年—年8月在任。

以上就可以看出,大多数时间抚松有3个副县长是日本人,最少时也有2人。

《抚松县志(年版)》第二十四篇“人物”“唐振东”:“由于唐振东积极效忠日军,深得日军的赏识。伪抚松县副县长左川曾亲自为他配刀,陪同去日本国大阪深造。”这里,应该还遗漏了一个副县长左川。

以上都是伪县公署有名有姓的上层人物。中层里的日本人,据我县农行退休职工、90多岁的鞠贵德回忆,除副县长以外,日本人还担任着“公安局长”“税务局长”等重要职务。

我们从《爬犁房子沟门打死内山警长》《袭击伪警察大队长王永城》侧面印证一下。

《爬犁房子沟门打死内山警长》:“年7月,日本侵略者内山警长携家眷从抚松县城经海青镇(现大营村)奔临江回国……由10多名日本侵略军和伪警察商文海中队护送。”

《袭击伪警察大队长王永诚》:“年5月6日,伪抚松县警察大队长王永诚和日本人吉琪(管修路的)及4名护兵在三道庙岭检验道路。抗联一军二师参谋部李兴绍率警卫连10名战士发现王永诚等人的坐骑拴在村内,由于没有掌握敌情,便抢占了东山,控制了制高点……吉琪等不敢恋战,仓皇逃回,途中王永诚伤重而死。”

第一场战斗中,不仅有内山警长携带家眷,还有10多名日本侵略军护送。第二场战斗中,又出现了“吉琪”这样一个管修路的日本人,4名骑马的护兵是不是日本人还暂且不论。

“东北沦陷时期,日本人主管县公署档案。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前夕,将抚松县档案大部运往大连销毁。”

综上,在日伪机关的各个重要岗位,都有日本人的身影。

说完傀儡机构,再来看一下日本军队。《抚松县志(年版)》第十九篇“军事”第二章“驻军”第三节“东北沦陷时期”第二节“日伪军及警宪”:“年4月,日伪政权派遣大批日伪军进驻抚松,加强对抗联的“围剿”。年,岛田率通化警务厅岛田特务队进驻抚松;年,向原、赤泽部队进驻抚松;年,先后有金川宪兵队特别工作队,骑兵六旅混成部鄂讨伐队,协和会东边道特别工作部抚松临时工作班进驻抚松;年,又有工藤部队、清野部队、第三宪兵队×分队、凡山宪兵队、高桥部队、闫家梅旅、骑兵三团、古见大队、奉天军区第六旅进驻抚松;年,长岛宪兵队特别工作队、通化省警务厅富森特别工作队、第一宪兵队×分队、程斌部队抚松特别工作队进驻抚松;年,新京治安部警务司特别工作班、通化省独立宪兵分队抚松派遣宪兵驻在所收降工作班、长岛特别工作队特设一、二大队进驻抚松;年,长岛特别工作队特设三大队、大原大队进驻抚松。”

以上可以看到,日本部队、大队、宪兵队、特别工作队接踵而至、络绎不绝。特别是年,抚松简直是“开了锅”。

日本军事编制分为军、师团、旅团、联队、大队、中队、小队等等。其中,军是最高的军事编制,但并不是常用单位,常用的是师团。按照日本军队标准,一个甲级师团(老牌部队)的总兵力有2.7万多人,下辖8个联队,独立的炮兵、骑兵、工兵和运输联队,还有4个步兵联队。步兵联队的兵力最多,每个步兵联队有多人。步兵联队下辖3个步兵大队,每个步兵大队有余人。除甲级师团以外,还有乙、丙级师团。依据核算,乙级师团的一个大队人数有人左右,丙级大队也有多人。所以,即使是一个丙级大队,至少也要多名日军。

请注意,这里使用的都是“进驻”,而不是“路过”“取道”等字词。

有读者可能会说,这么多日军放哪儿?《抚松县志(年版)》第二十二篇“卫生体育”第八章“体育”第一节“场地设施”:“东北沦陷时期,抚松县国民高等学校(中学)、国民优级学校(完全小学)都设有篮球场、网球、排球场地……县城北关的北大营校军场是全县最大的运动场,长宽各约米。”如果在北大营校军场校军,我们仅按1人/平方米计算,就是1.44万人。

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按照“大队、部队、旅、团”来计算日本军队在抚松的人数。这些驻军是来围剿抗联武装的,不会总驻在城里,而且也得调动流转。

日伪时期,通常一个县至少要驻扎一个日军中队。一个中队有多少人?每个日本步兵大队下辖6个中队,其中4个步兵中队,一个步兵中队也在人左右。这些军队不是都在城里,城里一般有七八十人,剩余的一半分别驻扎在各个乡镇。几乎各个乡镇和交通线上,都有炮楼和据点。也就是说,在“部队、大队、宪兵队、旅、团”到来之外,有一个日军中队是常驻抚松的。

这里,我们还要特别说一下宪兵队。日本陆军宪兵队在日本是民间最推崇的兵种,想进宪兵队难上加难,所有的日本士兵都以宪兵为荣。而宪兵的待遇更是特别的高,他们每月津贴有八元八毛日元,相当于普通士兵的5倍多,所以只要宪兵招兵,报名者都趋之若鹜。

日本陆军宪兵队,原本是负责所在地区的治安和所有军队的秩序,也就是军队里的警察,其主要任务就是监督军队里的犯罪活动。这支不一样不简单的军队,第一要求是士兵必须够冷血,够残忍和绝对忠诚,与二战德国的盖世太保性质非常相似。他们不仅神秘,也比普通日本士兵更冷血,就连一般的日本士兵对他们也是噤若寒蝉。日本陆军宪兵队在中国没有任何一个士兵是清白的,他们的双手无不沾染了中国人的鲜血,滔天之罪罄竹难书。

鞠贵德讲述自己年少时耳闻目睹宪兵队的残忍

有读者可能注意到,“年,长岛特别工作队特设三大队、大原大队进驻抚松。”这之后到光复前,没再提别的部队。这也并不奇怪,有一种可能是这两支部队常驻了。另一方面,前文提到,“东北沦陷时期,日本人主管县公署档案。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前夕,将抚松县档案大部运往大连销毁。”也有可能,由于档案被销毁,关于日本部队驻抚松情况已不可知。

通过具体的战役、事件,我们可以得到略微详细的日军人数,且日本军官大多有名有姓,更有说服力。

首先是战斗:

以上是“南满第一游击攻打万良镇”的记述。《抚松县志(年版)》“苏剑飞”:“年4月18日,苏剑飞率余人分五路攻打抚松县万良镇……当部队撤至四道砬子河时,又被伪警察大队长王永诚和日本指导官川茂登次郎率领的日伪军警追上。”这里,关于那场战斗的记述时间与人名虽然矛盾、不相匹配,但是日本指导官是事实存在的。

“年2月22日,抗联第一路军第二军六师主力在抚松县城南15公里处(今下山头附近)与日本竹内枝部清野边队相遇,激战中毙敌连长清野安吉中尉、川木甫中尉以下23人,击伤11人。又与伪靖安军工藤连队相遇,击毙敌连长工藤中尉以下多人,缴获大批武装装备。”23+11+1=35,在这一场战斗中,死伤日军就超过了35人。

“年4月初,抗联二军六师在西南岔与高桥部队、伪骑兵三团发生战斗。”这次战斗虽然没有具体人数和战果,但我方抗联二军六师是主力部队,敌方又有伪骑兵三团掠阵,高桥部队的规模不会小,日军人数也绝不会少。

“年11月,抗联第二路军第七支队团长刘殿开在三岔口(今东岗镇大沙河一带)与日本守备队激战中牺牲。”

“年12月6日,李洪斌部队一部与古见大队、伪军、警察大队在西林河战斗。”

再来看事件:

《抚松县志(年版)》第二十四篇“人物”“王永诚”:“年5月6日,王永诚和日本指导官下川登茂次及5名护兵骑马去三道庙岭视察“国道”和戡划村保街基地。”

第二十四篇“人物”“王松山”:“年8月21日(农历7月16日),混入筹备处的伪警长杨景春(原名门秉成)叛变,向伪警察署长梁润武报告了筹备处情况,日本人石板和日本参事官松奇沙扑带领30多名宪兵和伪警察于当晚包围了筹备处。”在这里,石板很有可能是像内山警长一类的人物。至于松奇沙扑,鉴于年日伪政权改参事官为副县长,他不在《伪县长参事官副县长名录表》里,要么也是遗漏了,要么就是伪满政权或者日本军队中的一个人物。

为什么,抚松会有这么多日本部队、大队、宪兵队、旅、团、工作班蜂拥而至?这还得从抚松历史说起。

民国时期,抚松是濛江—长白、临江—桦甸的交通要道,又是木材和主要土特产的集中、疏散地。先属奉天道东边道,后归奉天省直辖。

因为地理位置、经济资源、商贸流通等众多原因,日本帝国主义对抚松极为重视,始终在用心经营、严酷管理。

首先看军事,《二军围攻抚松县城》:“年,二军在姜家蹚子召开了抗日武装联席会议,会议由二军军长王德泰、政委魏拯民主持……会议讨论和决定各抗日武装力量紧密配合,建立长白山区游击根据地……联合攻打抚松县城……日伪军警集结百余妄图夺下东山,结果都以失败告终。伪满洲国府与关东军总司令闻讯大惊,慌忙派出3架飞机进行轰炸扫射,又命令桓仁、通化、四平及朝鲜中江镇等地日伪军火速增援……这次战斗,击毙日军伍长千叶……”在抗联包围之下,仅抢夺一座东山就派出名日伪军警,护城的日伪军警会有多少?3架飞机解围,众多重镇调兵,可见,抚松在日伪心目中位置有多么重要。

再看一下交通(《抚松县志(年版)》):

“修筑临、抚、濛“警备道”,年竣工。”

“年,日本帝国主义抓劳工修筑抚松—朝阳镇公路,当年由朝阳镇通车至濛江县牤牛岗岗顶,年西江桥落成通至抚松县城。”

“年,抚松—临江公路抚松县城至南海青岭段通车(今鹤大线)。”

“年,抚松—安图公路(鹤大线)北岗段建成并投入使用。”

另外,日本帝国主义还在抚松县城对面濛江县牤牛岗修建了飞机场。鞠贵德时年10岁左右,就知道两次飞机起降,一次是伪县长张元俊开会回来,一次是飞机把几十具日军尸体拉走安葬。

鞠贵德讲述牤牛岗机场飞机起降情况

还有公用设施(《抚松县志(年版)》):

第十三篇“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第二章“公用设施”第五节“环境卫生”:年后,日伪当局实行“集团部落”政策,散居在沟沟岔岔的农民,迁至居民点。经过不断建设,年后各居民点已经形成比较整齐的街巷道。年,日伪当局强制城乡居民出钱、出物、出力修整巷道,并在两侧挖顺水沟,沟旁用石砌筑,沟上面安置“阳沟板”,雨天沟内排水,“阳沟板”上行人。

第十三篇“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第二章“公用设施”第五节“街路照明”:年,日伪当局出于战争的需要,在县城东西大街和村公所所在地的主要街巷道安置路灯。在街巷道的左侧,每30—50米立一根木柱,高约3米,柱的顶端固定一个玻璃灯罩,灯罩内放一盏煤油灯,作为县城街道路灯。

除了政治高压、军事打击以外,日本帝国主义用日本人担任校长和日语教师开展奴化教育,特别是还加强了经济渗透、掠夺与垄断。

李大义接受央视访谈,讲述日本在大营驻军与奴化教育情况

“年,日本人在抚松县城开办商业。年,建立伪满抚松县兴农合作社,以信贷、购销、农事等活动手,严格控制着抚松的经济。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时,日本人经营的满蒙天产株式会社、兴农合作社、葡萄酒株式会社垄断着全县的经济命脉。”

日本帝国主义还派出开拓团,就是日本农民到抚松来耕种土地,甚至还在抚松开办了妓院,可谓是无孔不入。

《抚松县志(年版)》第二十三篇“社会”第二章“风俗”第三节“恶俗陋习”之“妓院”:县城东市场西侧有一条南北胡同,群众叫它“窑子街”。这里有16家妓院……年,在县城十字街西,日本人开办了1处日本妓院,名叫××料理屋,有五、六名日本妓女。

中国人不当亡国奴!抚松境内,反抗日伪政权的斗争从未中断过。

“年10月18日,辽宁民众抗日救国军总司令唐聚伍率部分自卫军由桓仁县撤至抚松,专候各部负责人来抚商谈抗日事宜。”

“年2月10日,大刀会首领‘刘不开面’(名不详)率余众于晨4时许攻打抚松县城。”

此外,抗日队伍还有民众自发成立的“救国爱民铁甲军”、抗日义勇军,以及“岳团”“青山好”“万军”“东海龙”“西海龙”“三省”“老海山”“河北”“爱民”“上山好”“双胜”“三江好”“双江”“青山好”“压五营”“万顺”“占九洲”“映山红”等反日山林队,甚至东北抗日革命军总司令部也设在抚松。

中国共产党始终在与日本帝国主义与伪满政权做坚决斗争。

“年4月,中国共产党抚松特别支部成立。”

“年春,反满抗日救国军抚松筹备处在抚松县城北门外成立,东北人民革命军负责人杨靖宇加委王松山为筹备司令……与高君实、刘世有、王福臣等人秘密组织群众,为抗联部队筹集军需。先后在抚松县城、万良、大营、松树镇、东岗、北岗、抽水等地组织多人参加抗日组织……还为活动在北岗、东岗、大牛沟、平皮沟、五斤顶子、四道砬子河、北江崖、黄泥河子、榆树河子、松香江、乱泥沟子等地的吴义成、李洪滨、陈焕章、李兴绍、苏剑飞、徐占魁等抗日部队提供军需物资。”

“年11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满反日总会抚松反日会成立。”

“年7月,建立中共南满省委抚松县委和共青团抚松县委。”

“年8月,中共东满省委抚松支部成立,活动于抚松、濛江、辉南、安图等地……先后发展党员46人,建立了三省会、农民会、青年救国会、中朝人民联合会等群众团体,拥有会员余人,创办了《农民自叹报》……到年5月31日,中共抚松支部及其所属群众团体共61人被捕……李奉益等14人被敌人杀害。”

九一八事变后,滕选东、李贵有、宋昌善(孙熙石)、金贞玉、朴银顺、姜性女、苏剑飞、李凤阁、李学忠、李炳俊、金山浩、江存舟、张蔚华、刘殿开、李桂荀、公培显、李洪斌、宋国发、金排长、白营长、魏永海、王松山、田彭令、李奉益、王世法、于水洲、陈兴贤、刘永利、宗成顺、孙庆泰、宋喜青、杨存信……等先后牺牲。无数英雄儿女与革命先烈或血洒疆场,或被敌杀害,为抗击外侮流尽了最后一滴鲜血。

李学忠烈士墓

苏剑飞烈士墓

张蔚华烈士证书

第一排左起:杨靖宇,魏拯民,王德泰,李学忠;

第二排左起:苏剑飞,宋铁岩,曹国安,张蔚华。

在民间,抚松人民与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也从没停止过。

年秋,日本侵略者在学校推行奴化教育,激起全县师生的极大愤慨,县中学部分师生进行罢课罢教。

年3月,大营救国会成立,会长龙道宽,副会长孟宪芳。

年6月,伪抚松县警察科特务股以反满抗日罪逮捕通化省立抚松国民高等学校教师别善慧,押送伪新京,判处8年徒刑。

年8月,抚松国民高等学校学生罢课,抗议校长刘钟祥欺骗学生为日本人采葡萄,制作酒石酸。

抚松人民还采用文艺的形式,号召同胞们奋起抗日。例如民谣《七劝歌》:大炮连声响,鬼子遭了殃。抗日的胜利就在年头上。一劝我的娘,不要泪汪汪,跟着抗联打鬼子儿要扛起枪。二劝我的哥,有话对你讲,我要出征去打仗你要孝敬娘。三劝我的嫂,我有话对你表,抗联来了需要啥你要快快找。四劝我的妹,为打鬼子出把力,快快参加妇女联合会。五劝我的妻,不要哭涕涕,夫为自由打“东洋”你等待好消息。六劝儿童团,听我把话言,机智灵敏去报信,莫叫鬼子逞凶残。七劝保甲长,听我把话讲,鬼子来了不要送给养,骂声唐振东,你个大汉奸,鬼子来了你像条狗,卑躬又屈膝,一副奴才相,下场定凄惨。(讲述人:李福林,收集地点:汤河村)

从某种程度上说,抚松人民对敌斗争相对灵活、巧妙、隐蔽,以至于日本帝国主义把抚松当作“最放心的县”。实际上,表面波平浪静,水下暗流汹涌。

抚松作为抗联主战场,更是重要根据地。有据可查的是,抗联密营在抚松有58处,战事51起,其中4次重要会议在抚松召开。

由于抚松日伪档案大部被销毁,大量我们不知道的密营、战事与烈士已随档案焚毁而湮灭。例如,在仙人桥镇汤河村黑影岗屯,村民们曾经发现,有十几名抗联战士尸骨被匆匆掩埋在一处。再如,在兴参镇兴盛村(老虎洞),村民还曾发现过几十个日军头盔,那应该是一次非常大的战役。可惜,这些,文献均无记载。

抚松是抗联重要根据地,先以宋昌善烈士为例。“年5月,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成立后,宋昌善担任军需副官职务,仍留在日伪统治区里工作,为部队筹集军需给养。年夏,宋昌善带领29名少年儿童(多数是女孩)转移,行至抚松县马鞍山密营……他始终英勇不屈,没有泄露半点秘密,最后敌人把他绑在木房里活活烧死。”

“年2月15日,抗联第一路军第二军六师主力余人到仁义屯筹粮,在归途中,于兔子窝附近和敌军展开激战,击毙伪连长1人,日本指挥官1人,士兵1人。”

“年1月23日,杨靖宇率领部下余人到石塘沟(今兴隆乡辖域)一带征粮。此后,转移到刘汉邦小山密营(今东岗镇辖域)休整。”

“年10月,魏拯民率部下余人到石湖沟密营(今沿江乡辖域)休整。”

从筹粮、征粮、休整等字词可以看出,抚松是温暖、安全、可信任的,而且能看出为抗联大部队所做的贡献。这里,还需要提请读者注意,上述部队既有二军,也有一军,是多支抗联部队。

前文还提到,“秘密组织群众,为抗联部队筹集军需。先后在抚松县城、万良、大营、松树镇、东岗、北岗、抽水等地组织多人参加抗日组织……还为活动在北岗、东岗、大牛沟、平皮沟、五斤顶子、四道砬子河、北江崖、黄泥河子、榆树河子、松香江、乱泥沟子等地的吴义成、李洪滨、陈焕章、李兴绍、苏剑飞、徐占魁等抗日部队提供军需物资。”种种迹像都表明,抚松人民与抗联武装始终同心同德、同甘共苦。

鞠贵德讲述抚松险被血洗

年,东北抗联一军政治部主任伊俊山在杨靖宇将军座谈会上,曾哽咽地说:“最后的时候,你(杨靖宇)想到抚松去,最终未能如愿。”也侧面说明,抚松是抗联的重要根据地。

我们还可以从全光身上,找到一些证据和推断。“年月3日,抗联第一路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全光(吴成伦)在一撮毛(今万良镇辖域)向伪抚松县警备科投降。”全光一直担任抗联一军军需部长,杨靖宇于年2月23日殉国,他一年后在抚松出现,在他叛变之前,抚松应该是他认为最温暖、最安全的地方。

最后还得把话说回来,一个日本鬼子就统治了抚松?来看一下日本人在抚松最后的命运。

“年8月24日,县城部分群众哄抢满蒙天产株式会社、采伐组合葡萄酒株式会社、高松商店。伪县长将余日本人集中到伪县公署西大院监护(苏联红军到抚松后遣送到临江县)。”

余名日本人!这还不包括战死与早已逃跑逃走的。这多名日本人应该是以军人为主,否则不需要苏联红军遣送。至于日本平民的数量与去向,请参见文末链接、民间口述,94岁老人王岫峰讲述的《当年家国》,苗杰的《四季村的岁月轮回》,阚世良的《李仁堂出生在西岗》。

“年8月,朝鲜劳动党中央通讯社联络部副部长朴××率领朝鲜战迹考察团来东岗公社的大碱场,漫江公社的孤顶子、大营公社的西岗以及抚松镇、北岗、松江河、露水河等地考察抗日战迹地和遗址27处。在大碱场密营发掘出土铁锹一把,煤油灯一盏,手摇钻一把,漫江二道岭黑松山半腰密营出土搪瓷水壶一把……”

由于种种历史、客观原因,许多抗联遗址、遗迹、故事与人物在档案中残缺,在时空里模糊,在落叶下沉默。

年5月,笔者根据文献资料,去漫江镇踏查抗联遗址与路线。刚有所收获,池南区捷足先登,报道了日伪时期大型军事遗址发现经过,随后,“老黑河遗址”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专家评定为东北最大的抗战遗址群,9月入选东北三省革命遗址联盟,12月11日获批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老黑河大型军事遗址

在老黑河遗址发现日本油桶、鹤嘴镐等遗物

写这篇文章并不是要纠结抚松当年究竟有多少个日本鬼子,而是要恢复抚松抗战历史的本来面貌,更是要宣传抗联事迹、弘扬抗联精神。令人欣喜的是,已经有更多的人重新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